课件编号4674638

七下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

日期:2024-05-0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17922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七下,6课,北宋,政治,课件
  • cover
课件26张PPT。贤相辈出,却无力改变官场的腐败昏庸; 名将咸聚,却无法抵挡小国的进攻; 才子云集,却热衷无休无止的内耗; 经济富裕,却用于购买和平; 文化昌盛,却不能扭转颓败的国运。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第6课 北宋的政治北宋的建立时间: 960年 建立者: 赵匡胤 (宋太祖) 都城: 开封(汴梁)一、北宋的建立与统一北宋的统一方针: 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结果: 统一了南方和中原地区一、北宋的建立与统一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赵普认为五代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赵普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方镇太重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收其精兵加强中央集权二、中央集权的强化二、中央集权的强化杯酒释兵权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 ———《续资治通鉴长编》 影响: 加强了皇权,但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形成“积弱”的局面军事上: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二、中央集权的强化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2、控制军队调动,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 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 但是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形成“积弱”局面削弱宰相权力分割宰相的民政、军政和财政大权消除武将专权的积弊二、中央集权的强化削弱宰相权利 皇帝总揽大权中书门下 (政事堂)二、中央集权的强化《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根据材料,说说通判的职权和作用。 职权:地方一切行政和司法事务,值周发布的各项官文需要通判一起署名才能生效。 作用: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二、中央集权的强化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2、控制军队调动,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 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 但是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削弱宰相权力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割宰相的民政、军政和财政大权1、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三年一换 2、设置通判分割知州权力 3、设置转运使,收缴地方财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官僚机构庞大,行政效率极低,地方财政困难。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消除武将专权的积弊二、中央集权的强化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北宋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三、重文轻武的政策1.目的: 2.政策: 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1、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提升文臣的地位,抑制武将; 重文轻武的政策三、重文轻武的政策欧阳修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天圣八年进士。以翰林学士修《新唐书》。 宋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兵权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文臣统兵行政权三、重文轻武的政策唐朝河西节席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北宋文官出行图宋代的预设阵图作战法?三、重文轻武的政策北宋的军队北宋的军队分为禁军、厢军和乡兵。 禁军是北宋的正规军,又称上军,由各地军队的精壮者抽调而成。宋太祖为了控制兵权,对禁军进行了改编,大约一半部署在京师,另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