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67511

物理:4.3《摩擦力》教案(鲁科版必修1)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171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物理,摩擦力,教案,科版,必修
  • cover
4.3 摩擦力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及产生条件,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知道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3、知道静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决静摩擦力的方向,知道最大静降擦力的概念。 4、了解滚动摩擦力和流体阻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3、让学生学会在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教学重点 1、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并会用F摩=μFn解决具体问题;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 静摩擦力有无、大小的判定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用具: 长方体木块(每组3块),弹簧秤、毛巾;玻璃板,毛刷(两个学生一组)。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实验,提问学生复习摩擦力概念。 学生活动:将手放在桌面上,由静止开始向前移动,体会手受到的阻力。建立摩擦力概念。 点评:通过实验建立静摩擦力概念。 (二)进行新课 1、对“静摩擦力”的学习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提出问题:为什么弹簧秤有读数?得出静摩擦力概念 提出问题:什么情况下产生静摩擦力?让学生思考讨论。 让学生重复刚才实验,注意观察弹簧秤读数,发现问题,得出最大静摩擦力概念和静摩擦力范围。(0<F≤Fmax= 学生活动:将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用细线连接木块和弹簧秤,用力水平拉弹簧秤,不要使木块移动,并读数。回答问题:桌面对木块有阻力作用。 思考讨论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弹性形变,相对运动趋势。 重复实验,慢慢拉动木块,注意观察弹簧秤读数(木块刚开始移动时读数最大)。 点评:通过实验得到静摩擦力的概念,分析出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再得到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教师活动:给学生出示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各接触面光滑,墙壁对小球有无静摩擦力 (2)如图所示,人用力推木箱,但没有推动。地面对木箱有无摩擦力? 学生活动:完成练习:注意学习假设法和二力平衡法在分析静摩擦力时的运用。 点评:由实验分析静摩擦力有无,教给学生分析判定静摩擦力的方法。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和分析皮带传送问题,总结出静摩擦力的方向。 学生活动:将毛刷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用手按住向前推(不要移动),观察毛的变化(弯曲)回答老师问题(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观察皮带传送问题,判定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向) 总结: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点评:通过实验分析静摩擦力的方向。 2、对“滑动摩擦力”的学习 教师活动:让学生重复实验,提问学生:木块移动时弹簧秤有无读数,得到滑动摩擦力概念。 提问学生: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让学生讨论回答。 用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控制实验条件:接触面不变) 一块 二块 三块 木块与桌面间压力 弹簧秤读数 得到:F∝FN F=μFN 让学生再次实验:讨论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关系。(控制实验条件:压力不变) 讲解:动摩擦因数μ,大小与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参看课本第62页表。 学生活动:重复弹簧拉木块的实验,在木块匀速运动的条件下,观察弹簧秤的读数。讨论滑动摩擦力与什么有关(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l)用弹簧秤分别拉一个,两个,三个木块(叠放),将每次的读数填在设计的表格中,分析比较: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成正比) (2)分别在桌面,玻璃板和毛巾上用弹簧秤拉动木块。观察记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