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685378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日期:2024-05-1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4次 大小:144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 cover
《论语》十二章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通过反复朗读培养文言语感,体会文言和现代汉语的不同。 3.体会《论语》倡导的修身和为学之道。 自主学习 1.补充知识卡片。 1.文学常识填空。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 ,字 ,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 、 ,是 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 《 》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 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 二维码《论语十二章》课文朗读 2.先扫码听读,标出朗读停顿,再自己朗读。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③.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④.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⑤.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⑨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 (1)子曰:“ ,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 (3)子曰:“ ,匹夫不可夺志也。” (4)子夏曰:“ , ,仁在其中矣。” 合作探究 一、翻译语句,体会文言文的特点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8)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二、依据字形,推断词义。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省字探源 造字本义:“目”在“性”(心)下为“省”,表示观照本心。静心冥想内视,观照自我本性,戒除非分之想。 《说文解字》:省,视也。 本章中有“ ”“ ”的意思。 (2)忠字探源 造字本义:内心公正,不偏私情。 《说文解字》:忠,敬也。 文中的意思为: 。 (3)信字探源 造字本义:许诺,发誓。 《说文解字》:信,诚也。会意 古人云:言己所思为“ ”;践己所诺为“ ”。 (4)习字探源 造字本义:幼鸟在鸟巢上振动翅膀演练飞行。 《说文解字》:习(習),数飞也。 文中是 的意思 三、治学求实,《论语》中的为学之道 1.从下面这一则《论语》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我们从这一则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解读以下《论语》二则的内容。 (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以下这一则《论语》阐述了要以学习为快乐,兴趣对于学习很重要。这一则运用了什么修辞?分为几层?有什么好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