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685384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诫子书导学案

日期:2024-04-3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6次 大小:167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 cover
15.诫子书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文意。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文章主旨,思考其现实意义。 3.感受传统文化,接受古典作品熏陶。 自主学习 1.题解。 《诫子书》是 时期著名政治家 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题目的意思是 。此文成为后世万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 2.先扫码听读,标出朗读停顿,给加点的字注音,再自己朗读。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 )/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 )慢/则不能励精,险躁( )/则不能冶( )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 )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梳理下列文言词句。 词类活用 (1)非宁静无以致远( 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大目标 ) (2)非学无以广才( 形容词用作动词,增长 ) 古今异义 (1)险躁则不能治性( 古义:修养;今义:治理 ) (2)险躁则不能治性( 古义:轻薄;今义:危险,险要 ) (3)淫慢则不能励精( 古义:懈怠;今义:速度低 ) 一词多义 (1) 非学无以成学(达成,成就 ) (2) 夫学须静也( 学习 ) 成 遂成枯落(成为,变成 ) 学 非志无以成学( 学业 ) 特殊句式 (1)判断句式:夫学须静也。(“……也” 表判断 ) (2)倒装句:将复何及!( 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将复及何” ) 名句理解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交流点拨】这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达了他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与无限期望。“淡泊”与“宁静”,是以“明志”与“致远” 为终极目标和远大理想的、真正有志者的无声誓言,是积极向上和进取的,是催人奋进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贯穿诸葛亮一生,是他的精神的集中体现。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交流点拨】无论人处于什么阶段(少年、中年、晚年),学习与志向总是最重要的。诸葛亮不但告诫儿子要学习,而且还要珍惜时间,发奋学习,并要注意学习方法:要“静”、“志”。没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是不可能成就自己的学业的。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作者主要是从 修养 和 学习 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的,并把“ 静 ”与“ 躁 ”进行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从语言特点来看,本文主要运用了 整散结合 的句式,增强了节奏感;从写作手法来看,本文主要运用了 正反对比 的手法,观点鲜明,说理透彻。文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非淡泊无以明志 , 非宁静无以致远 。文中表达中心思想的关键句是 静以修身 , 俭以养德。 合作探究 一、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需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二、本文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请找出相关语句。 ①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②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③惜时:年与日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 四、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示,由此你联想到了那些名人名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