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690726

1 词二首教案

日期:2024-05-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1274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二首,教案
  • cover
1 词二首 第一课时 忆秦娥·娄山关 【学习目标】 1. 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 2. 整体感知诗词内容,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诗词的能力。(重点) 3. 体会诗词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和象征手法的表达效果。(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贵州省贵阳大剧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主持人举办了一场名为“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大山深处中国梦》经典作品朗诵会。此次朗诵演出以“中国梦”为主题,以经典诗文诵读为核心。为了彰显此次演出的特色,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艺术家方明朗诵了毛泽东诗词《忆秦娥·娄山关》,朗诵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现在,让我们一起听听他的朗诵录音,一起走进《忆秦娥·娄山关》。 二、预习展示 1. 走近作者。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卓越领导人,同时,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写下了很多震撼人心的诗篇,对鼓舞革命战士和亿万人民的战斗豪情,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的诗词,显示了博大的胸襟,豪迈的气魄,广阔的意境,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精神奋发。 创作背景: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使毛泽东重获军事指挥权。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率领第一方面军离开遵义,挥师北征,四渡赤水,这首《忆秦娥·娄山关》就写在娄山关战斗胜利之后。 2. 初读诗词,把握节奏与情感基调。 (1)读准节奏,用“/”表示停顿,用“·”标出重音。 明确: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析这首词上下阕的写作内容和情感有什么不同? 明确:本词上阕写行军情景,悲凉沉郁;下阕写胜利穿越娄山关时的所见所感,豪迈悲壮。 三、合作探究 (一)朗读诗词,把握象征意象。 1. 词的上阕中有哪些意象?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明确:以西风、霜天、残月、雁叫、马蹄声、喇叭声等事物构成色彩浓烈的画面,造成紧张热烈而又带几分肃穆的气氛,以此烘托行军急速、机动灵活、勇往直前的红军队伍。 2. 词的上阕仅仅是写景吗?除了写景外还写到了什么? 明确:不是。暗写景中人,以有声衬无声。天色未亮,凄风冷月,红军披星戴月、跋涉风霜,含蓄刻画出红军战士们在艰苦环境里不畏严寒、不怕困难的英雄气概。 3. 词的下阕写了哪些意象?营造出怎样的背景? 明确:雄关、苍山、残阳,营造出壮阔苍凉的背景。 (二)小组讨论,品析字词。 从用词精练、生动的角度品析下面加点字词的巧妙之处。 1. 西风烈。 明确:这个“烈”字,读来不禁让人心潮澎湃,犹如置身凛冽的西风之中,悚然动容,平添悲壮。 2.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明确:“碎”,“细碎”的意思,写出了马蹄声杂沓轻疾,表现红军行军之“急”、行军之“速”。“咽”,写出了军号声干涩断续,表现红军斗争生活的艰苦卓绝,显示出面临严酷战情、成败在此一举的庄严肃穆气氛。 3.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明确:“真如铁”极言娄山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从头越”写出了作者面对如铁的雄关,没有视之如畏途,而是极其乐观又极其豪壮地号召大家,显出英雄本色。 (三)小组讨论,把握写作特色。 1. 词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中“苍山”“残阳”等物有何象征意义? 明确:如海的苍山象征革命征途上还会遇到更多的关隘,面临更多的困难;如血的残阳象征革命的胜利需要红军战士浴血奋战、前仆后继,辉煌的胜利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预示着未来斗争的艰辛和曲折。 2. 除了象征手法的运用,这首词还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明确: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娄山关的胜利,红军上下的沉郁心情一扫而空,那喜悦的心胸真像大海起伏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