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690772

22 《论语》十则 教案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67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论语,十则,教案
  • cover
22 《论语》十则 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 2、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3、理解十则语录中包含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为人处世。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教学难点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为人处世。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达三千多年,在这辉煌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不知诞生过多少光耀千古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但在这如满天繁星、数不胜数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中,有这样一个人和这么一本书,总是如浩月当空,长明不熄,照耀着一代又一代人,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人。大家知道这个人和这本书的名字吗? 生齐答:孔子和《论语》。 师: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记录孔子和弟子们言行的《论语》,也一直是我国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典籍,他既是我国历史上做课本时间最长的一本书,也是我国历史上贡献成语最多的一本书。大家有兴趣来了解这本书吗? 生齐答:有兴趣。 (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 其父叔梁纥,其母颜征在是叔梁纥的第三个夫人。孔子幼年丧父,其母被迫离家。少年孔子是在贫困的家境中度过的。但由于他的勤奋好学,虚心求教,终于成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编订整理了我国古代第一部的诗歌总集《诗经》,重要的文献《尚书》,并把鲁国史官记录的《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论语》则是记录他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其中有许多的话今天仍然有广泛的影响。所以有宋代的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到了汉代,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思想做为中国思想的正统,从此,儒家思想整整影响中国两千多年,成为我们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 后世对孔子有非常崇高的赞誉,唐代的韩愈曾经有诗:“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后代的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的需要,也一再的追封孔子,封其为“至圣先师,大成文宣王”。“文宣帝君”等。中国各地都有孔庙对其祭祀。山东的曲阜的孔府是我过北方除北京外另一重要的宫殿建筑。也是著名的旅游名胜。 补充:??????????????????孔子所处的社会,是动荡的社会;所处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春秋时期(公元前七七零年至公元前四七六年)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连年不断。给劳动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但在客观上也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此时因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得到发展,私田增多,井田制瓦解,奴隶社会走向崩溃。 2、《论语》是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弟子问及弟子间的互相讨论,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它是儒家精典著作之一。 三、朗读课文: 教读、自读、齐读 四、自读翻译 学生结合注释和参考书,理解并翻译课文。 五、理解分析: 课文十则分为三部分,讲述的是做人的道理。 第一至三则,讲个人的道德修养。 一日三省、见贤思齐、宽容 第四至八则,讲个人的抱负追求。 远大的理想抱负,讲求仁义道德 第九至十则,讲要有艺术修养,要亲近自然,锻炼身体。 六、讨论质疑: 根据课文注释,理解课文,互相提问,互相解答。 七、布置作业: 熟读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美读吟诵 1、指名朗读 2、齐读全文。 二、试译检测 抽十位同学翻译课文,其他同学纠错 三、分析理解: 品读赏析,探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