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693014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重点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日期:2024-04-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860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
  • cover
2017-2018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重点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荀子·富国》中记载:“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材料表明中国古代经济的特点是(  ) A.自给自足 B.生产力水平高 C.男耕女织 D.精耕细作 2.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 A.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政策 B.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 D.力图搜刮百姓充实国库 3.《宋史·食货志》载:“南渡后,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后乐集》载:“江浙一带,所在围田遍满,昔之曰江曰湖,今皆田也。水稻种植遍及南方各地”。材料所反映的实质是(  ) A.南方耕地面积有所增加 B.南方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C.我国的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D.江南的农业生产发展 4.唐朝诗人徐凝在《忆扬州》中写道“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这句诗突出反映了唐朝扬州的繁荣。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长安、洛阳。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扬州位于南北交通要冲 B.江南物产大多在扬州集散 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安史之乱使长安、洛阳满目荒凉 5.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材料表明当时景德镇(  ) A.制瓷业开始兴起 B.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 C.全员参与瓷器生产 D.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 6.“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闻,至于通晓。”材料描绘的是( ) A.汉代长安 B.隋代洛阳 C.唐都长安 D.北宋东京 7.“寸板不许下海”是明朝建立伊始就制定的遏制中国人对外交往的“海禁”政策。为了防止沿海人民入海通商,明朝法律规定了严酷的处罚办法:“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此政策( ) A.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 B.绝对禁止任何人进行对外贸易活动 C.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D.是相对宽松的商业政策的体现 8.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说:“1500年左右,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两颗门牙咬开了世界,大西洋开始迎来一个开放的时代。”下列对这句话认识正确的是(  ) A.“两颗门牙”指的是英国、荷兰 B.大西洋的开放使地中海沿岸的商业更加兴旺 C.当时欧洲的资本主义工业发达 D.大西洋的开放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 9.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17世纪,这种“新组织”使( ) A.荷兰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C.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D.荷兰夺取新阿姆斯特丹并改名为纽约 10.美国某学者认为,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此后煤的广泛使用和西欧与世界的联系加强,这两项突破才使西欧胜出。这里作者强调的是( ) A.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市场的扩大是西欧“胜出”的关键 B.能源开发与新航路开辟对西欧发展的重要性 C.蒸汽机的应用和殖民掠夺改变了西欧 D.中国不重视煤的使用及与世界各地的联系 11.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