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693522

6. 敬业与乐业 (课件+教案)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73981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敬业,乐业,课件,教案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6.敬业与乐业 教学设计 课题 6.敬业与乐业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习目标 1、回顾议论文的知识。2、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3、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词。4、理清本文的结构,理解本文的主题。 重点 1.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2.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难点 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戊戌变法”领袖之一,并称"康梁"。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术大师。是位爱国主义者、世界名人。他名成于政治,功成于教育与学术,而学术则成于饮冰室书斋内。梁启超自幼受过良好教育,比较系统地学习了中国古代典籍。勤奋好学加之天资聪颖使他十二岁考中秀才,十七岁考中举人,享有“神童”美誉。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该文集共计148卷,1000余万字,为后人留下丰厚的学术遗产,成为一代宗师。【写作背景】《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了解作家作品 引出课题内容让学生了解作家作品 讲授新课 一、检查预习1.给下列加横线注音旁骛( wù ) 禅师 ( chán ) 衔着( xián ) 佝偻 ( ɡōu lóu )骈进( pián ) 亵渎 ( xiè dú )强聒不舍( qiǎnɡ ɡuō ) 赦免( shè ) 承蜩 ( tiáo )解剖 ( pōu )2.词语释义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与原意不相符。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不二法门:佛教用于,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法门。饱食终日:一天到晚吃得饱饱的,比喻无所事事。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对很融洽。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言行相顾:言行一致。旁骛:不专心正业,而去追求正业以外的事。亵渎:轻慢,不尊敬二、初读文体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也是一篇议论文。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本文提出了哪些看法?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围绕中心论点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分论点) 3.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来阐明这些问题的 (讨论)找出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看法: (略) 讨论后明确:1.本文的中心论点。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2.围绕中心论点作者先后谈论了三个问题(分论点)。有业之必要 ; 敬业之必要 ;乐业之必要 。3.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来阐明这些问题的 明确:一是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二是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三、自主探究自读课文1-7段,思考下列问题: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的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全班交流,学生相互补充,最后统一答案要点:先解释什么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至志、心无旁骛;接着,用设问句提出“业有什么可敬的,为什么要敬业”;最后用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过渡并引导,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课堂小结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