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697354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教案

日期:2024-05-0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710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18,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 cover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8课。面对中国科技落后的艰难局面,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十分重视科技工作,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特别是以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刻苦钻研,奋发图强,使祖国的科技事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双百方针”提出后,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本课通过对“两弹一星”、“神舟”系列飞船、籼型杂交水稻等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的介绍和取得成就的原因分析,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精辟论断的正确性,坚定为报效祖国而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本课教学内容收录了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成就,但也比较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学生理解、接受和探究。其次,新中国取得的科技文化成就离不开人才的努力,教育又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知道新中国的科技文化成就才能更好理解“科教兴国”的深刻涵义。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近两年的历史知识的系统学习,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但是,大多数学生在现行教育体制特别是主科学业负担的压力之下,不太重视历史学科的深入学习,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合作探究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引导和加强。另外,他们对“两弹一星”、“神舟”系列飞船、籼型杂交水稻等尖端科学技术往往只有模糊而肤浅的认识,也对老一辈科学家默默无闻、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不够理解。 教学目标 基础 知识 了解 以邓稼先、袁隆平和屠呦呦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为国争光、为人类幸福安康做出的动人事迹 掌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文化成就 能力训 练过程 方法 阅读资料 获取信息 有效利用教材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分析新中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和几位科学家成功的共同原因,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网络探索 通过网络学习,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处理历史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 度价 值观 爱国情感 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的成就,学生明白我国有些科技领域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继承传统 立志成材 通过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而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先进事迹,增强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和杰出科学家为国争光的动人事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学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文化成就的原因。 教法学法 教法: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小组协作精神,自主探究,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的前提下,实现教学形式为教学中心内容服务的目的。 学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时,清朝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自己国家的威海卫港湾内。但是,新中国成立刚半个世纪,人民海军就能驾驶着国产的导弹驱逐舰环球访问、遨游世界各地。大家都已经知道发生这么强烈反差的原因在于新中国科技有了长足的进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二、承上启下,教师讲授 新中国是在科技水平落后、外国对我国实行严密技术封锁的情况下,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的。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科学研究,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