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703352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四单元第十四课方山子传大铁椎传

日期:2024-05-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5次 大小:1298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8,铁椎,传大,方山,第十四,单元
  • cover
第十四课 方山子传 大铁椎传 [新课入门须知] [知作者] 1.《方山子传》 苏轼[见《新城道中》(其一)相关介绍]。 2.《大铁椎传》 魏禧(1624—1681),字冰叔,一字凝叔,号裕斋,亦号勺庭先生。江西宁都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散文家。明亡后隐居翠微峰勺庭。后出游江南,以文会友,传播其明道理、识时务、重廉耻、畏名义的学说,结纳贤豪,以图恢复。与侯方域、汪琬合称“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与兄魏祥、弟魏礼并美,世称“三魏”。三魏兄弟与彭士望、林时益、李腾蛟、邱维屏、彭任、曾灿等合称“易堂九子”。他的文章多颂扬民族气节人事,表现出浓烈的民族意识。还善于评论古人的业绩,对古人的是非曲直、成败得失都有一定的见解。代表作品有《邱维屏传》《大铁椎传》等。 [知背景] 1.《方山子传》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出仕,任凤翔签判。嘉祐八年(1063年),陈慥之父陈希亮来任府尹。陈希亮素以威严著称,僚属和他见面多不敢仰视,而苏轼年少气盛,常与其争议,甚至形于颜色。这年,苏轼和陈慥初遇,二人一见如故,抒怀言志,颇为投合。自凤翔返京后,苏轼妻死父逝,宦海升沉,身经乌台诗案的文字之狱,贬往黄州;陈慥也父死无禄,心志不得伸,以平民之身隐于异乡。元丰三年(1080年),陈慥听说苏轼被放逐而相迎于途中,以后来往频繁。据苏轼自己统计,在黄州四年,他“三往见季常,季常七来见余,盖相从百余日也”(详见《岐亭五首》)。两人情至深,故苏轼于元丰四年(1081年)写下了这篇散文。写方山子,实际上是自悲不遇。但他以诗文遇祸,不便直言,于是才隐约其辞,语多深婉。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折射。 2.《大铁椎传》 本文是一篇传记,因为不知道这个人叫什么名字,就用他的兵器“大铁椎”来代替。文章写于“庚戌十一月”,即康熙九年(1670年)十一月,作者47岁。《大铁椎传》原文后面还有一段评论:“魏禧论曰:子房得力士,椎秦皇帝博浪沙中。大铁椎,其人欤?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作者是明末遗民,具有民族气节。原来他意图反清复明,由大铁椎联想到秦始皇博浪沙遭刺客椎击的故事,把希望寄托在这样的英雄人物身上,以期有朝一日真正发挥他的作用。因此,本文有所寄托是很显然的。 [知常识] 传记:传记也称作传,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常被人们当作史料看待。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传记作者在记述传主事迹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方山子传》 一、通假字 1.前十有九年 有通又 2.往往阳狂垢污 阳通佯,假装 3.方山子傥见之欤 傥通倘,或许 二、古今异义 1.然终不遇 古义:不被赏识,得不到重用 今义:没有遇到 2.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古义:遗留下来的样子 今义:死者生前的相片或画像 3.问余所以至此者 古义:……的原因 今义:连词,表因果 4.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丈夫的配偶 5.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 古义:骑在马背上 今义:立刻,立即 6.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古义:任职 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 三、一词多义 1.慕 ①少时慕朱家动词,仰慕 ②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动词,思慕 2.闻 ①不与世相闻动词,来往 ②今已显闻名词,名声,名望 ③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动词,听说 ④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动词,听到,听见 ⑤以勇气闻于诸侯动词,闻名,出名 3.等 ①与公侯等动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