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720184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写出事件的波澜》优质教学课件(38张)

日期:2025-11-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1893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写出事件的波澜,优质
  • cover
课件38张PPT。写出事件的波澜欣赏唐伯虎为一位老妇人写的祝寿诗:这个老妇不是人, (举座皆惊) 九天仙女下凡尘。 (喝彩不已) 儿孙个个都是贼, (惊怒万分) 偷得寿桃献母亲。 (拍手叫绝) 此诗不仅夸赞了老妇仙女下凡,非同一般,还赞扬了她的儿孙们孝心无限,很不简单。短短四句,欲扬先抑,虚实结合,起承转合,波澜起伏,吊足胃口。学 习 重 点:一、体会叙事时波澜起伏的效果; 二、了解一些兴波澜、生变化的方法。     读一读,悟一悟: 例文《考卷发回以后》 卷子,整齐地堆在讲台上,同学们的眼睛都注视着,似乎都希望有些穿透的本领,能看见自己的卷面上有个好分数。 这次考试,关系到分班,谁都想进A班,虽说A班还是排在实验班之下,但也够诱人的。至于那个D班,问津者自然寥寥无几。 但在这紧张时刻,还是有轻松的人。谁?本班班长,白悠远。当初他就是因为成绩好,自然当选为一班之长的。课间休息时,就有传闻说别班的同学在办公室里听到老师提及他白悠远的名字与A班;再有上课时捧着卷子进来的班主任对他似乎别有深意的一瞥,更使他自信了。虽说刚考完之后的感觉并不像以往那么好,但是现在不同了,刚听到的传闻与教师那意味深长的一眼已使他镇定了许多--是啊,第一把交椅怎么会在这关键时刻移交他人呢?卷子到了他的手中,83分。应该不算太差吧,他瞥了一下周围:哈,好多的60分、70分。他得意地把椅子前后晃了起来,像坐在摇椅上做起了他的A班梦。 突然,白悠远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亮光,与此同时它开始整张地翻卷子,算分数,但很遗憾,不多不少的确是83分。他不甘心,又仔细地查看了每一道错题,最终他把目光停在最后的那道错题上,那是一道3分题。偷偷瞄见了同桌的正确答案,正巧,只要把“6”改成“8”就行了。抬起头,看看四周,没人注意,下意识地举起了手中的笔。但奇怪的是手中的笔有些不听使唤,抖得厉害。他觉得自己又成了众目睽睽的聚集点,要聚出火光来了。但是卷子上的“6”还是颤巍巍地变成了“8”。闭上眼,深呼吸,A班又出现在眼前。他告诉自己不能太激动。做好了准备,他“腾”地站了起来,像是要把前面的紧张都吼出来似的,他叫道:“老师,这道题批错了。” 接下来,当然是老师与他皆大欢喜,一片包含着各种意味的称赞洒向他。他,白悠远,又前后摇起了椅子。下课不一会,老师又匆匆进来了,报告了一个消息:最后一题只是实验班做的,其他班不算分,扣分的可补加3分。 白悠远有些懊悔--自己的心白折腾了。但不管怎样,总算进了A班,这样想来便又松了口气。 下午放学前,年级组办公室又传来消息:基于前面的扣分又加分,最终A班的分数线是:88分。 消息传来,正在整理书包的白悠远一下子愣住了,摇晃的椅子再次定格,可手中的卷子却飘到地上,卷面上醒目的83分变成刺眼的86分,又慢慢地化成了88分……点评:该文情节并不复杂,却写得波澜起伏,跌宕生姿。一开始写考卷即将发下去,渲染出几分紧张的气氛,这是擒;接着宕开一笔,有人并不紧张,这是纵,欲擒故纵,形成第一个起伏。然后,随着情节的变化,主人公的心情起起落落。文章虽短却一波三折,把人物的虚荣、可耻和可笑,刻画得入木三分。学生自读教材P66-68,明确: 一、什么是波澜: 二、为什么要写出事件的波澜: 三、怎样写出事件的波澜? 就是作者根据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和读者的阅读心理来构思的一种技巧。1、文章的波澜是由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的。事物具有多面性又具有多变性。 2、文章的波澜是读者的一种心理反应。文似看山不喜平。(一)要善于利用事件本身的曲折性、复杂性。(选材、组材)(二) 要了解兴波澜、生变化的方法。 (构思、技法)巧组材生波澜人间“大爱” 村里人都说他俩是双胞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