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722538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单元检测岳麓版必修3

日期:2025-10-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495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单元,2018,之源,必修,岳麓,检测
  • cover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 单元检测(三)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古希腊人所尊奉的诸神,不过是大写的人,呈现出人格化和世俗化的特征。这说明古希腊(  ) A.缺乏神圣的宗教信仰 B.哲学研究以人为主题 C.具有征服自然的能力 D.具有较强的人文精神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古希腊的诸神“呈现出人格化和世俗化的特征”可得古希腊重视人的价值,关注人的尘世生活,具有较强的人文精神,故D项正确。 2.古希腊的哲学名著《论真理》中说:“事物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一个事物对你来说就是它呈现在你的感官面前的样子,对我来说,它就是呈现在我的感官面前的样子。”这部著作的作者是(  ) A.泰勒斯 B.普罗塔哥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事物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可得是普罗塔哥拉的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故B项正确。 3.在15世纪的西欧,学者、艺术家、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作品的数量比500~1400年的总和还要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 B.宗教改革冲击教皇权威 C.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D.自由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 C 解析 15世纪依然处于封建中世纪,此时文化教育水平未明显提高,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于16世纪开始,不符合材料中时间,故B项错误;15世纪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流行写自传说明注重个人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故C项正确;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自由平等观念才深入人心,不符合材料中时间,故D项错误。 4.当学者们继续实现学术复兴而政治家也正在把基督教世界的秩序改变为一种新的国家体系的时候,平民百姓的头脑仍然沉浸在中世纪历史的宗教氛围中。这充分说明(  ) A.文艺复兴的影响局限于上层 B.资产阶级思想占据主流 C.宗教改革冲击了基督教信仰 D.理性主义时代业已到来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平民百姓的头脑仍然沉浸在中世纪历史的宗教氛围中”,可以得出文艺复兴的影响局限于上层,故A项正确。 5.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中写道:“文艺复兴不是民众性运动,而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受到一些慷慨的文艺奖励,特别受到崇尚人文主义的教皇的赞助。假若当初没有这些奖励者,它取得的成功说不定会小得多。”此观点(  ) A.全面分析了文艺复兴发生的原因 B.正确解读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 C.说明上层阶级助推了文艺复兴 D.没有看到群众性运动的真正力量 答案 C 解析 材料仅肯定了文艺奖励对文艺复兴的影响,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该观点未能准确表明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的实质,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慷慨的文艺奖励……特别……教皇的赞助”,说明部分社会上层对文艺复兴起了推动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旨在强调上层对文艺复兴的推动作用,故D项错误。 6.运用结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可以用来说明(  ) A.宗教改革发生的必然性 B.灵魂自救途径的转变 C.信徒地位的重大变化 D.新教主张过世俗生活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目可以看出,宗教改革之前是“因行称义”,宗教改革后是“因信称义”,宗教改革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是资产阶级利益的需求,是教会腐朽的结果,信徒可以直接和上帝对话,即灵魂自救途径发生转变,故B项正确。 7.德意志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娶了一位修女为妻,打破了欧洲中世纪教会中修女不能拥有世俗婚姻的规定,亲身践履自己提倡的正常的婚姻家庭生活。这一行为表明马丁·路德(  ) A.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 B.践行“因信称义” C.抛弃自己的宗教信仰 D.主张政教分离 答案 B 解析 作为欧洲宗教改革的发起者,“因信称义”是路德所坚持的政治和宗教主张,他娶修女为妻正是在践行自己的宗教主张,故B项正确。 8.启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