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724048

10《记承天寺夜游》要点梳理

日期:2024-05-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11950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记承天寺夜游,要点,梳理
  • cover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记承天寺夜游 要点梳理 一、课文内容概括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轼文集》卷七十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本文是游记类散文中的名篇,写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之时,文章虽短小却不失韵味。文章语言朴素自然,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写庭中月色,连用比喻,空灵明净。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身份的自嘲自解和乐观豁达的胸襟。 2、文体常识。 小品文:小品文是一种散文的文体,其内容经常是在生活中,作者经过反省思想传达给读者的讯息,内容题材不限。是一种寓有抒情意味和讽刺性的短小散文。 特点:小品文体制较为短小精炼,具有议论、抒情、叙事的多重功能,偏重于即兴抒写零碎的感想、片断的见闻和点滴的体会,体裁上则不拘一格,序、记、论、跋、碑、传、铭、赞、尺牍等文体都可适用。是一种轻便自由的文学形式。 小品文作为文体的兴盛是在明清时期,主要在晚明阶段。晚明小品文创作风格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趋于生活化、个人化、不少作家喜欢在文章中反映自己日常生活状况及趣味,渗透着晚清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趣尚。 三、作者作品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苏轼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代表作品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 四、字音字形 解衣 jiě 无与yǔ乐者 遂suì 交横héng 竹柏bǎi zǎo xìng( 藻荇) 怀民亦未qǐn(寝) 五.词语汇总 (一)一词多义。 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参与,这里指欣赏 念无与为乐者 一起 遂:遂至承天寺 于是,就 遂迷,不复得路 终于 寻:寻张怀民 寻找 寻病终 不久 (二)古今异义 1.盖竹柏影也 古义:原来是,表推测原因; 今义:器物上部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语气词,相当于“罢了”;今义:名词,耳朵 3.念无与为乐者 古义:考虑,想到 今义:想念 4.月色入户 古义:单扇的门 今义:主要指人家 (三)词类活用 相与步于中庭 名词用作动词,散步 六、特殊句式 1.倒装句 相与步于中庭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相与于中庭步”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但少如吾两人者闲人耳” 2.省略句 解衣欲睡 省略主语,(余)解衣欲睡 3.判断句: ……盖竹柏影也(“……也”表判断) 七、名句集锦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八、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表现了作者赏月的欣喜、贬谪的寂寞和自我排遣的乐观豁达的胸怀。 九、译文参考。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 ,(我)正脱下衣服想要睡觉,(恰好看到)月光从窗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没有跟(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了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有像藻荇那样的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竹子和松柏树枝在地上的影子。哪一个晚上没有月亮,哪一个地方没有松树柏树,只是缺少有像我们这样两个‘闲人’罢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