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727614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望岳教案部编版 表格式

日期:2024-05-0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3次 大小:125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望岳
  • cover
《望岳》 年级 七 科目 语文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望岳》 授课类型 新课 课标依据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过程与 方法 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教学 难点 体会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知识点 学习目标 媒体类型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来源 介绍 知识目标 图片 B G 拓展知识 2分钟 自制 讲解 过程与方法 图片 A E 建立表象 3分钟 下载 观看 过程与方法 图片 C G 帮助理解 2分钟 下载 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图片 A I 升华感情 2分钟 下载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设疑_播放_概括.I讨论_交流_总结J.其他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语:图片导入 用多媒体出示泰山美景的图片,并请同学们感受,由此引入新课《望岳》。 二、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称为“诗圣”。 三、整体感知 1、一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 2、二读诗歌:读懂诗意 (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大意。然后展示) 3、齐诵诗歌 四、深入理解 三读诗歌:读出感情 1.本诗的前两句中出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 2.这首诗名为《望岳》,请问作者是怎么望的? 经过互动,得出以下结论: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此两句是远看。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此两句是近看。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此两句是细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两句是俯望。 作者通过不同角度的描写,立体地勾勒出泰山的壮美。 3、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是怎样描写泰山的高大形象的? 4、颔联里“钟”和“割”二字用得好在哪里?说说看。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检测:背诵默写 六、课堂小结 七、课后作业 默写诗歌。 1、导入设计激发兴趣。 2、多次朗读,理解诗意。 3、链接材料,理解诗歌主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