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730990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日期:2024-06-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112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19课,北魏,政治,北方,民族,交融
  • cover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淝水之战的经过;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交融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民族大交融进程,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孝文帝改革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从而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价值观;明确北方虽然长期处于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但在民族交往和民族冲突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下,民族大融合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教学重点】 北魏考文帝的改革措施。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情境导入 生成问题 可以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可以提问:这56个民族中有没有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可引导学生查阅“中国民族分布图”)如果没有的话,那么他们去哪呢?今天我们就穿越时空隧道,看看那时民族融合的情况!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 淝水之战 自主阅读课本P93~94内容,完成第1~2题。 1.请写出这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和影响。 383年;前秦和东晋;晋军大败前秦。 影响:A.前秦统治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割据状态。 B.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分析前秦失败的原因,你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苻坚骄傲轻敌;秦军不得人心,军队战斗力不强;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也是失败的原因。 我觉得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是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知识模块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 自主阅读课本P94~95内容,完成第3~4题。 3.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可以浓缩成短句)这些改革措施有何影响? 措施:迁都洛阳;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用汉制;习汉礼。 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 4.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北魏孝文帝? 评价: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改革家。他顺应历史潮流,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坚持改革,促进民族融合,促进了社会发展。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知识模块三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自主阅读课本P95~96内容,完成第5题。 5.魏晋以来民族交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的相互影响?民族融合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1)生产技术;生活习俗;文化交流等; (2)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交流预展】 1.组内交流: (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 (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2.组内预展: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 【展示提升】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概况(从背景、目的、内容、影响等方面介绍)。 2.民族融合的历史作用 归纳总结 整体感知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1.北魏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所建( B ) A.氏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匈奴族 2.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为改革深入进行提供条件的是( C ) A.整顿吏治 B.推行均田制 C.迁都洛阳 D.提倡与汉族通婚 3.一位西域商人到北魏都城洛阳后,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D ) A.宫殿巍峨屋宇华丽 B.佛教寺院数以千计 C.市场汇集四方商人 D.满街都是说鲜卑语的汉族人 4.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C ) A.实现黄河流域的统一 B.为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