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732488

三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人教(部编版)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72次 大小:7891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三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肚子,旅行
  • cover
10.在牛肚子里旅行 课题 在牛肚子里旅行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课文描写了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不幸被吞进了牛肚子,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文章篇幅较长,因此提问“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整体把握。然后通过各种形式地读,再理解红头的旅行过程,了解牛吃东西的特点,以及青头对红头的帮助和鼓励,体会文章情感。 学前准备 1.查找资料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和功能。(学生) 2.预习生字、词语,制作生字词语卡片。(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录音。(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认识生字,理解读写词语。 学前准备 1.制作教学课件,课文朗读录音。(教师) 2.了解牛吃食的特点,预习课文。(学生) 教学环节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板书:旅行,组织交流。 2.板书:旅游。 3.把课题补充完整。 4.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1.说说自己去哪里旅行过,感觉怎样。 2.区别“旅行”和“旅游”的意思。 3.齐读课题。 4.学生质疑问题预设: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 1.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 _____ _____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老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并给自然段标序号。 2.指导学生学习新字、新词。教师重点指导。 1.学生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小组之间利用识字卡片互相交流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捉迷藏(cánɡ zànɡ) 答应(dá dā) 几乎(jǐ jī) 3.比一比,组词。 怜( ) 管( ) 冷( ) 官( )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 (1)谁在牛肚子里旅行? (2)红头为什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读通、读顺,并思考: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 2.全班交流思考题。 4.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 _____ _____ 5.牛吃食有什么特点? _____ _____ 四、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归类复习本节课的生字。 2.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在教师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生字词。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6.读拼音,写词语。 lǚ xínɡ jiù mìnɡ ( ) ( ) kě lián liú lèi ( ) ( ) ɡānɡ cái ( ) 教学反思 从课题入手,并结合生动直观的课件,把学生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教师据题质疑,激发了学生探究答案的愿望,从而很自然地使学生走近文本,走进文本,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和过程,培养学生语言概括能力。 2.初步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 3.培养学生遇事冷静,相互帮助的处事哲理。 学习重点 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学前准备 制作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 1.复习生字词。 2.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 3.从红头的旅行过程中,你还发现牛吃东西时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1.学生读生字、词。 2.回顾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7.认读下列词语。 蟋蟀 答应 可怜 拼命 疼痛 细嚼 慢咽 笑眯眯 8.红头被大黄牛吃到嘴里以后,他的心情怎样? _____ _____ 二、深入研读,了解课文 1.出示文段,引导学生用上“先———再———接———最后———连起来介绍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 2.组织交流,学习“反刍”。 3.组织交流,引读课文。 4.抓住红头、青头说话的语气指导朗读。 1.自由读课文第5~17自然段,思考: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旅行的?从文中划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