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738402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课件(共20张PPT)+视频

日期:2024-05-0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134949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传统文化,PPT,20张,课件,继承
    课件20张PPT。色白花青的锦鲤 跃然于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 却惦记着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 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 帘外芭蕉惹骤雨 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 惹了你 在泼墨山水画里 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文化生活 第四课 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请各组派代表进行自学成果展示 :自学成果展示: ·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或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是基本形式之一。被称为凝固的艺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文学艺术,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传统思想传统习俗传统文艺传统建筑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周代,是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扫墓、踏青、折柳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 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并且为大众所欢迎。既可表达我们自己对亲人的怀念,又体现了环保意识。 清明扫墓,是许多海外华人不变的传统。海外华人不仅会为亲人扫墓,也会缅怀早期华人移民、祭拜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既表达了海外华侨华人对先祖的敬仰之情,也增强海外华侨华人的民族认同感. 问题探究:从清明节的发展历程,体现出传统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问题总结:问题概括: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每到清明时期,一些陈规陋习便有所回潮,例如在墓地燃香放炮,引发山火事故;在农村一些地方还因扫墓产生山林争执,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使清明节变得不再清明。 ??? 传统文化起着怎样的作用? ??问题探究:问题概括:双重作用:顺应--积极 不变--消极 问题质疑:观点一:传统文化是财富。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我们的生活将失去精神家园。??观点二:传统文化是包袱。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钳制着我们的交往和思维方式,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思考:你认为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是财富还是包袱?你能够用事例说明你的观点吗?问题拓展: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在封建社会,一方面,“孝”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维系政权的一个工具,一切听命于“一家之长”的观念,使人往往屈从于独断的权威或传统的家庭礼教。另一方面,“孝”又包含尊老、敬老、养老,以及亲人、爱人、爱国等思想,是中华民族家庭和睦、邻里相亲、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对待包括“孝”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正确态度呢? ??问题拓展:问题总结:你在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通过自评方式总结本课内容)传统文化1、(2015?广东卷)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的,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扔投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①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 ②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 ③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 ④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A 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②④ 问题反馈:A2、(2016新课标I)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现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年,华阴老腔演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