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741388

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3*雨的四季配套资料(课件+教案+预习学案+预习检测+导学案+当堂达标检测)

日期:2024-06-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8273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检测,七年级,当堂,导学案,预习,习学
    3 《雨的四季》教案 【教学目标】 1. 感受文章的画面美,体会作者用笔之细腻。 2.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3. 领悟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趣,提升鉴赏品位。 【教学重、难点】 重点:欣赏文章画面美,体会作者用笔之细腻,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能力。 难点:在朗读中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教学设想】 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画面美,教学中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共同分析文章的画面美,并领会作者抓住特征写景时用笔之细腻,同时领悟、体会作者外露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雨是大海的女儿,是天使的眼泪,是大地的微笑,是文人的宠儿。古人有很多写雨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同学们,你喜欢雨吗?为什么喜欢?谁来给大家描绘一下?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著名作家刘湛秋是如何来为我们描绘雨的四季的。 二、前提测评 1.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 检查学生收集的作者、作品情况。 刘湛秋,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与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早在八十年代中期,他就被一代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他结集出版有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小说等三十余种,其诗集《无题抒情诗》获过中国新诗奖。 3. 检查字词和课文诵读情况。 三、初读感悟 1. 大声读课文,看作者是如何描写雨的,写了哪些内容? 2. 作者通过描写,表达了一种对雨什么样的感情? 四、细读赏析 (一)分析“春雨图” 1. 朱自清《春》中也有一幅“春雨图”,同学们还记得吗?一起背背看: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的发亮,小草儿也青的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2. 这是一幅雨中即景图,写出了春雨轻柔的特点。那么作者笔下的雨有什么特点呢?作者是否也给我们推出了一幅雨中即景图?写了哪些景?写出了春雨的什么特点?你可在文中找关键词句。 柔软 雨绵绵 娇媚 驱走冬天 改变姿容 透明 3. 教师小结:确切地说,这是一幅春雨后景观图,春雨“润物无声”“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一场春雨滋润后,整个大自然都从睡眠中苏醒过来,把你的五官都调动起来,我们看到树木睁开明亮的眼睛,我们听到小草生长的沙沙声,我们嗅到空气中芳甜的气味,置身其中,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太美了!而这一切都是这一场春雨的功劳啊!在这里,作者对雨充满了喜爱之情,把春雨写得亲切可爱。这段文字我最喜欢“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你的鼻子和嘴唇。”我忍不住作个深呼吸。 (二)欣赏其余三幅图 1. 夏雨图:夏雨有什么特点?热烈、粗犷的仅仅是雨吗? 热烈:夏雨倾盆 丰满大地 展示诱惑 粗犷、奔放,整段文字充斥着火热奔放的豪情。 2. 秋雨图:在文中找出描写秋雨特点的词语。 端庄 深情 秋雨轻轻 倾诉 沉思 纯净灵魂 产生情思 教师小结:“自古逢秋悲寂寥”,在此作者一扫古人“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哀怨与凄凉,更没有林黛玉“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堪秋雨助凄凉”的伤感。 3. 冬雨图: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形容冬雨和南国的雪?用了什么手法? 自然 冬雨透明 降临温暖 带来蜜情 平静 教师小结:冬雨自然、平静给人带来异样的蜜情,真希望今年的雪能早点到来。 4. 总结: 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写出了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