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744986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日期:2024-05-1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400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 cover
7* 列夫·托尔斯泰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作者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前半部分极力凸显托翁外貌上的平庸甚至“粗劣”,到后半部分,着力描绘人物的眼睛,展示其灵魂的深邃伟大。这样层层蓄势,反转形成文章张力,给读者带来巨大的心灵冲击。茨威格的语言浓墨重彩,气势非凡,诸多形象的比喻、奇妙的夸张扑面而来,令人应接不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人生追求及其精神境界。 2.感知课文对列夫·托尔斯泰的独到细致的刻画,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 3.品评语言,学习课文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语描写形貌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 1.提供一些背景材料,引导学生了解托尔斯泰的精神追求。 2.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交流等方法梳理课文内容。 3.反复朗读,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学情分析◇ 1.重点:(1)把握传主独特的外貌特征,进而探索其精神世界,理解作者的评价。(2)整体把握作者的思路,体会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2.揣摩精彩的语句,品味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感受课文典雅优美、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列夫·托尔斯泰是当时俄罗斯文学和思想的最高峰。与托翁会面是多少俄罗斯文化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假如我们现在的身份就是一群俄罗斯文学青年,是大文豪托尔斯泰的“粉丝”。我们坐火车经过了漫长艰苦的旅程来到了托尔斯泰的家中。在客厅里我们正襟危坐等待托尔斯泰的接见。对托尔斯泰,我们早就形成了对他的主观概念,我们希望看到一个貌似天公的美髯公,集尊贵、轩昂、伟岸、天才于一身。在亲眼见到我们的偶像之前,我们对这位文坛泰斗早已经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了诚惶诚恐的地步。可是,当托尔斯泰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现实和期望却有天壤之别。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二、预习成果展示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评论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曾获诺贝尔文学奖,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有《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成功的秘诀》《象棋的故事》,传记有《三作家》《罗曼·罗兰》等。 1928年茨威格访问俄国,正值列夫·托尔斯泰100周年诞辰。他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坟墓,称其坟墓为“世间最美的坟墓”。感受到了托尔斯泰的伟大,回国后,他写成了传记《三作家》。 2.检测生字词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胡髭(zī)   长髯(rán)   一绺(liǔ) 鬈发(quán) 黝黑(yǒu) 滞留(zhì) 禁锢(gù) 锃亮(zèng) 犀利(xī) (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文中比喻皮肤粗糙。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诚惶诚恐: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3.了解文体知识 传记,即记载一个人的一生曾经发生过的事。传记所记载的都是真实的而并不是虚构。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从表达方式上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 三、学习新课 步骤一:快速阅读,把握文章大意 1.文章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文章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主要刻画了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第二部分(第6~9段):着重刻画托尔斯泰的眼睛,表现其深邃的精神世界。 2.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不仅使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