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753270

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2.2化学反应的限度课件(17张ppt)+视频

日期:2025-11-28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66802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限度,ppt,17张,课件,科版,化学反应
    课件17张PPT。 课程名称:第二章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限度 (第2课时) 学科:化学 年级:高二 版本: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选修) 《化学反应原理》(选修)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 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判断平衡移动方向。 2.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以及分析实验现象并获取信息的能力。 3、运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生活、生产中的相关问题。 【学习重点】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学习难点】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减小正向增大逆向一、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正 向正 向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交流 研讨降温升温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减少,平 衡逆向移动;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增加,平衡正向移动。交流 研讨通过表格数据结合课本P47思考: 温度能使平衡移动,其移动的本质是什么?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1、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2、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平衡常数实现的。 在一定体积的 密闭容器中,反应CO2(g) + H2(g) CO(g) + H2O(g) 的化学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 (2)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c(CO2)c(H2) =c(CO) c(H2O),可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吸热830迁移 应用 请根据提供的试剂和仪器,按照设计的实验方 案证明预测。 试剂:0.01 mol·L-1 FeCl3溶液、0.03 mol·L-1KSCN溶液、 1mol·L-1 FeCl3溶液、1mol·L-1KSCN溶液 仪器:胶头滴管、试管等 溶液呈血红色后加深正向移动溶液呈血红色后加深 正向移动二、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正 向逆 向 请根据反应 Fe3+(aq) + 3SCN-(aq) Fe(SCN)3(aq) 讨论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对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本质原因是什么?(P48) Q < KQ > K交流 研讨1、增大反应物浓度或降低生成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浓度改变时化学平衡怎样移动?2、增大生成物浓度或降低反应物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 2SO2(g) + O2(g) 2SO3(g) △H = _ 197.8kJ·mol-1 是硫酸制造工业的基本反 应。在生产中通常采用通入过量的空气的方法。为什么? 提高O2在原料气中的比例,使SO2的平衡转化率提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煤气中毒病人血液中的化学平衡: CO (g) + Hb(O2) O2(g) + Hb(CO) K= 思考: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讨论 煤气 中毒 后应采取那些抢救措施?学以致用T℃时,在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 2NO2(g) N2O4(g)先变深后变浅先变浅后变深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1b1c1bca[观察.思考]三、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T℃时对下列处于化学平衡的三个反应将体积变为原来的一半(假设三个反应在T℃时的K的数值分别为a、b、c)正向气体分子数减小正向移动b不移动4c逆向移动1、计算① 、② 、 ③ Q的数据,判断加压平衡的移动方向。 2、根据上表思考讨论:加压后平衡移动方向与△υ g的关系。 (P50)气体分子数不变正向气体分子数增大—交流 研讨1、气体分子数改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 三、压强改变时化学平衡的影响?2、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化学平衡状态不变。压强的改变只影响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对于只涉及固体或液体的反应,压强的影响极其微弱,可以不予考虑原平衡状态 新平衡状态 平 衡 移 动浓度 借助Q与K的相对大小进行判断温度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 通过改变平衡常数来实现的压强 借助Q与K的相对大小进行判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