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765204

第15课《老师和同学(二)》教案

日期:2025-11-24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38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15课,老师和同学(二),教案
  • cover
《老师和同学(二)》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 2、操作目标:用黏土的常用的表现形式来表现老师和同学的形象。 3、情感目标:通过制作,让学生感受到黏土的特性,提高动力手能力的同时增进同学之间及师生之间的情谊。 教学重难点: 重点:老师和同学的造型形象是否能抓住人物的造型特征和神态特征。 难点:用黏土塑造人物的造型特征和形态特征。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黏土,教师收集书本上的欣赏范例、泥塑作品若干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所带的材料和制作工具等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 二、课堂导入 出示老师课前制作的泥塑人物作品一件,按照本班最好的最有特点的同学形象进行制作,学生看到如此熟悉的形象都非常高兴兴奋,由此导入课题。 三、欣赏分析 观察并讨论书本上的学生作品。 1、来看看我们课后的活动之一的《足球赛》吧,瞧,这位同学的作品将我们踢足球时穿的都画得很仔细(带号码的T恤,新颖的足球鞋,神气的表情,跃跃欲试的神态,好像在邀请你参加一样。 2、你想为我们朝夕相处的同学制作黏土作品吗?一起来看我们同学的作品吧,多有趣啊! 3、你能否用肢体语言把书上的作品中的形象表演出来? 4、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材料来塑造我们身边的教师和同学?一起来欣赏书上的这位同学的作品吧。 四、探究学习方法 怎样把握住人物的特征塑造形象。脸形、五官、发型、神态等。 五、启发想像 怎样用黏土来制作人物? 人物的面部如何用黏土表现出来?细节部分如何表现?关键是人物面部的表现。 2、怎样用黏土来表现人物的神态?人物的头部、躯干、上肢和下肢的设计摆布? 六、制作练习 分组进行练习,注意找出教师和同学的特征和塑造人物的形象,学生练习时教师在一边指导。 七、评价小结 每组中选取几件作品让学生,让同学说说作品的精彩之处,并请作者讲。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