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773118

湘艺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

日期:2025-02-04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447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艺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全册
  • cover
一、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引导和培养学生参加音乐社会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操、启迪智慧和合作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意识。 2.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和气息方法。 3.以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为主线,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 4.不断的给学生接触国内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来扩大音乐的视野,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重视学习我国的民间音乐。把描写的情景展开想象、联想、分析乐曲的艺术处理等。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唱歌 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直爽的情绪。 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2)唱游 根据每课时的要求让学生结合歌曲适当的做些律动游戏、音乐表演、歌舞表演、集体舞等。不断地培养学生韵律感、节奏感和从小养成团结友爱的集体生活习惯。 提高音乐素质教学,在动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各种音乐要素。 如:音的长短、音的高低、音的强弱、音色、节奏、节拍、速度等的感知能力和对音乐语言的理解能力,掌握一些浅显的音乐知识和初步的音乐表现技能。 采取课堂学唱歌曲,编排歌表演、音乐游戏、结合读谱知识的 学习安排相关的唱游活动,反复训练,反复感受,这样有利于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欣赏 了解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乐器和演奏形式及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根据歌曲介绍中外音乐家。 (4)器乐 根据一些歌曲,利用打击乐器进入课堂教学。并注意引导,传授演奏姿势与方法。每学期要求学生积累两首短乐曲。 注意同唱歌、欣赏、识谱有机结合。 (5)识谱 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教师所教的乐理知识,如:中、低、高音阶排列的顺序,掌握的音符、附点、休止符、及其组成的简单节奏、旋律、感受并认识节拍的强弱规律,力度记号及不同的要求唱法,并进行节奏和旋律短句编写、练习听音记谱等。 三、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 学 内 容????????? 课时数 第1周?? 第一课 2课时 第2周???? 第二课 2课时 第3周?? 第三课 1课时 第4周?? 第四课???????? 2课时 第5周?? 第五课?????? 1课时 第6周???? 第六课?????? 1课时 第7周???? 十一放假? 第8周?? 第七课 2课时 第9周???????? 第八课 1课时 第10周????????第九课 1课时 第11周? 第十课 2课时 第12周???? 第十一课 1课时 第13周????? 第十二课 1课时 第14周????? 音乐活动 2课时 第15周??????? 音乐活动 2课时 第16周?? 期末测评 第一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茉莉花》听赏《采茶舞曲》 教学目标: 1.能用纯真甜美的声音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2.能认真听赏《采茶舞曲》,并积极参与跳一跳“采茶舞”的活动,从中体验乐趣。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感受扬州民歌的风格,并通过歌声初步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茉莉花》感受江南小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学唱歌曲《茉莉花》。 教学用具:CAI课件、钢琴 教学方法:启发法、听唱法、情境教学法、交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启发、听唱、情境教学、交谈、讨论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吟诵《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下的赞美江南的诗句。清朝乾隆年间,有皇帝乾隆下江南,后又有乾隆再下江南。究竟江南有什么地方吸引这些名人贵族流连忘返呢?今天这节课,我就带你们到江南一行,如何? 二、舞江南———欣赏《采茶舞曲》 (出示图片———江南美景) ?这就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