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782755

第十课 走向小康 教案(2课时)

日期:2025-10-23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6548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第十,走向,小康,教案,2课时
  • cover
第四单元 财 富 论 坛 第十课 走 向 小 康(2课时) 【目标定位】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 价值观 目标 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社会发展的情感,懂得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能力 目标 1.认识我国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 2.认识“实现全面的小康,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知识 目标 1.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了解人民群众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2.了解我国政府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3.初步了解我国政府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了解“总体小康”“全面小康”的概念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全面小康的内涵。 2.难点:展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课堂设计】 一、情景导入 播放歌曲《小康生活恰恰恰》,歌词如下: 身穿艳装 手拿绸花 伴歌起舞探戈恰恰 拂晓时尚 傍晚优雅 看快乐的广场舞大妈 年过花甲 满头银发 家里家外样样不差 过得滋润 活得潇洒 幸福笑容就像十八 小康生活美好如画 焕发青春不负年华 …… 思考:从歌曲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点拨:小康,曾经是多少代人追求的梦想。今天,我们总体上实现了小康,正朝着更高水平、更加全面的小康社会目标迈进。   二、教学过程 1.感受小康 活动一:众说纷纭话小康 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家衣食住行的变化: 学生1:以前,老百姓的“衣”是色彩单一的土布衫、老棉袄,岁月是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中挨过的。现在,四季衣衫不但件件新,而且越来越讲究质地、面料、品牌和时尚。 学生2:在饮食上,以前追求吃饱,现在人们吃的花样多,食谱也越来越精细和科学,越来越注重饮食的营养搭配。 学生3:居住条件方面,以前几代人挤在一套住房里,现在更注重小区的环境、绿化指数以及房屋的结构、建筑风格等。 学生4:以前外出很不方便,家庭条件好点的就是有辆自行车;现在,公交车、出租车随处可见,私家车进入寻常百姓家。 …… 教师提出问题:上述变化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点拨:人们衣食住行等发生的巨大变化,就是生活水平达到小康的具体表现。也正是在衣食住行的变化中,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小康生活的到来。 活动二:视频中的感悟 (1)视频播放 播放《辉煌中国》第5集片段,主要内容: 在绿色的田野中,在大山深处的课堂里,在守护百姓安全的“天网”下,在世博会的文化舞台上,还有长寿之乡的养老小院、小岛医院的点赞墙……一位位百姓,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倾诉着五年来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自豪感。 (2)感悟交流 从小康建设的角度,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 教师点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2.解读小康 活动一:解读“三步走”战略 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下表: 时 间 目 标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学生讨论:结合“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内容和时间谈一下今天我们已实现的目标是哪几步。 点拨:今天我们已经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一、二步,即我们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人民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 活动二:走进生活 (1)教师展示情景 在我国物质文明建设迅速发展的今天,精神文明建设却相对显得薄弱。公交车上,候机厅,玩手机游戏的人群随处可见,阅读书报杂志的人难得一观;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的大有人在。 (2)走进生活,谈谈: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 (3)合作交流:从小康建设角度,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教师点拨: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活动三:描绘全面小康 (1)多媒体展示:习近平的2017年金句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不管任务多么艰巨,还有多少硬骨头要啃,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