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788064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专题四近代教育部编版

日期:2024-05-0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32426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近代,八年级,教育,教育部,专题,发展
  • cover
专题四 近代教育、社会生活与思想文化 【历史坐标】 一、选择题 1.近代以来,教育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在天津创办的学堂是(B) A.京师同文馆 B.北洋西学堂 C.南洋公学 D.京师大学堂 2.1903年,东莞仍有启蒙识字的私塾数百所,旧式私塾与新式学校并存,但1905年后,东莞的旧式私塾骤减,新式学校迅速增多。结合史实,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A.清政府废科举 B.辛亥革命爆发 C.八国联军侵华 D.新文化运动兴起 3.教育是一个国家能否在世界竞争中站稳脚跟的重要基石。中国在近代教育上的探索有 (C) ①洋务运动时期,兴办福州船政学堂 ②戊戌变法期间,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③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 ④清末废除科举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4.右图照片中军警给行人剪辫子的现象,发生于 (D) A.鸦片战争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中华民国成立前 D.中华民国成立后 5.哲学家李泽厚说:“辛亥革命至少带来了平等的观念。”下列史实最能够证明这一论点的是 (A) A.改称呼 B.剪辫 C.禁缠足 D.易服 【解析】辛亥革命后,废除了“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等称呼,体现了平等观念。 6.“在南京各省代表会上,孙中山提议废除跪拜礼,提倡普通见面时为一鞠躬,最尊敬之礼为三鞠躬。他身体力行,弯腰鞠躬。众人皆感新鲜,纷纷跟着仿效。鞠躬之礼逐渐风行开来。”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A.辛亥革命推动礼节的变化 B.鞠躬礼体现等级观念 C.礼节变化未受到西方影响 D.传统礼节被彻底废除 7.煤气灯刚在上海租界出现之时,很多人以为这种自来火是“地火”,都不敢赤足行走在煤气公司附近的道路。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C) A.煤气灯阻碍了人们出行 B.煤气灯使用率普遍不高 C.人们对新技术认识不足 D.上海租界管理戒备森严 8.19世纪80年代,一位住在天津的高官要与在上海的亲友取得联系,下列可以选择的最佳手段是 (A) A.拍电报 B.写封书信 C.上网 D.移动电话 9.看电影是时下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是一部 (A) A.京剧艺术纪录片 B.川剧艺术纪录片 C.科幻故事片 D.爱情故事片 10.如果你生活在20世纪初的中国,你可以做到的事有 (D) ①去京师大学堂参观 ②晚上读读《申报》 ③到商务印书馆打工 ④约朋友看电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鞑虏”指的是 (B) A.西方列强 B.清政府 C.少数民族 D.北洋军阀 12.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词《敬告青年》中写道:“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他的“日新求进”主要针对(A) A.思想观念 B.军事技术 C.经济组织 D.教育制度 13.女作家张爱玲在《更衣记》里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时装上也显示出空前的天真、轻松和愉悦。喇叭管袖子飘飘欲仙,露出一大截玉腕,短袄腰部极为紧小。”该描述反映民国时期发生改变的一项社会习俗是 (C) A.剪发辫 B.劝禁缠足 C.易服饰 D.改称谓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面对苦难的中国,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实业救国”、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接着,请来德、赛两位先生,挥动科学、民主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1)先贤们为“师夷长技”发起了什么运动? 洋务运动。 (2)哪一历史事件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建立于哪一年? 事件:公车上书。时间:191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