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790014

2019届高考鲁科版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章末综合检测

日期:2024-06-08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2222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19届,综合,章末,元素,中的,自然界
  • cover
章末综合检测(三)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水提溴过程中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B.燃料的脱硫、脱氮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 C.光太阳能电池先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雾霾天气中可以产生丁达尔现象 解析:选C。空气吹出法提溴的基本流程是酸化→氧化→吹出→吸收→氧化→蒸馏,A项不符合题意;燃料中的氮、硫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它们都是导致产生酸雨的主要气体,B项不符合题意;光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半导体硅将太阳光的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C项符合题意;雾霾天气里空气中存在分散质颗粒大小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D项不符合题意。 2.下列除杂的操作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CO2中含有少量的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洗气后再干燥 B.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a2SO4———加入过量的BaCl2再过滤 C.NO中含有少量的NO2———用水洗涤后再干燥 D.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的NaHCO3———加热 解析:选B。SO2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除去;加入过量的BaCl2,会有未反应的BaCl2留在溶液中;NO2与水反应产生NO;Na2CO3较稳定,适度加热不分解,而NaHCO3加热易分解,生成Na2CO3、CO2和H2O。 3.用下面的方案进行某些离子的检验,其中方案设计最严密的是(  ) A.检验试液中的SO:试液无沉淀白色沉淀 B.检验试液中的Fe2+:试液无明显现象红色溶液 C.检验试液中的I-:试液棕黄色溶液蓝色溶液 D.检验试液中的CO:试液白色沉淀沉淀溶解 解析:选C。溶液中若含有SO,加入硝酸,SO变为SO,SO和Ba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A项不符合题意;高锰酸钾溶液为紫色溶液,会干扰实验现象,故B项不符合题意;往试液中加入过氧化氢,I-被氧化为I2,I2遇淀粉变蓝,故C项符合题意;若原溶液中含有SO,也会出现题述现象,故D项不符合题意。 4.有a、b、c、d、e五种气体,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a和b相混合 气体变为红棕色 ②c和d相混合 产生白烟 ③c、e分别通入少量溴水中 都变成无色透明的溶液 ④b、e分别通入氢硫酸中 都产生淡黄色的浑浊 a、b、c、d、e依次可能是(  ) A.O2、NO、HCl、NH3、CO2 B.O2、NO、NH3、HCl、SO2 C.NO、O2、NH3、HCl、SO2 D.HBr、Cl2、NH3、H2S、C2H4 解析:选C。由①的实验现象可知,a与b分别是NO和O2中的一种;由②的实验现象推断c与d分别是HCl和NH3中的一种;由②和③可知c是NH3;由③和④可知e是SO2,由④和①可知b是O2;那么a是NO、d是HCl。 5.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如下实验中(必要时可加热),试纸的选用、现象、对应结论都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试剂B 湿润的试纸A 现象 结论 A 碘水 淀粉试纸 变蓝 碘具有氧化性 B 浓氨水,生石灰 蓝色石蕊试纸 变红 氨气为碱性气体 C Na2SO3,硫酸 品红试纸 退色 SO2具有漂白性 D Cu,浓硝酸 淀粉-KI试纸 变蓝 NO2为酸性气体 解析:选C。物质的检验一般是采用物质的特征反应,根据相应的特征现象来判断检验结果。选项A,碘水中的I2遇淀粉变蓝色,与I2的氧化性无关。选项B,NH3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NH3是一种碱性气体。选项C,Na2SO3与H2SO4反应产生SO2,SO2使湿润的品红试纸退色,证明SO2具有漂白性。选项D,Cu与浓HNO3反应产生的NO2氧化I-产生I2,I2遇淀粉变蓝,证明NO2具有氧化性而不是酸性。 6.(2018·郑州模拟)碘在地壳中主要以NaIO3的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几种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淀粉-KI试纸和食醋检验加碘盐时淀粉-KI试纸会变蓝 B.足量Cl2能使湿润的、已变蓝的淀粉-KI试纸退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