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791405

6《最后一课》课件(共62张PPT)

日期:2024-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7434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最后一课,课件,62张,PPT
  • cover
课件62张PPT。 请同学们朗读下面这段话,你知道它主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吗?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R·七年级语文下册6 最后一课 有人说:“爱国是长大以后的事。”也有人说:“爱国是英雄之举,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没什么意义。”其实不然。爱国离我们并不遥远。爱国就体现在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之中。比如,热爱汉语,学好语文,就是很实际的爱国主义表现。不信,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都德的《最后一课》,去了解韩麦尔先生与小弗朗士这对法国师生在面临亡国时的特殊感受吧! 1.了解有关小说的文学常识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在反复诵读中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重点) 2.理解文中细节描写手法的作用;学习本文通过语言、心理、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难点) 3.学习法国人民热爱祖国的情感和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重点)都德(1840—1897),法国小说家,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狄更斯”的誉称。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富豪》《不朽者》,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星期一故事集》《柏林之围》,剧本《阿莱城的姑娘》等。这篇小说写于1873年,普法战争刚结束两年。在普法战争中,法军大败,被迫将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割让给普鲁士。为了永远统治这些地方,普鲁士政府不允许这两个地方继续学习法语。 这篇小说反映的就是阿尔萨斯沦陷以后,当地人民在普鲁士侵略者强行禁教法语的情况下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小说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按照篇幅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按照题材可分为科幻、历史、武侠、推理等。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小说三要素:人物 情节 环境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字词暖和 宛转 思量 喧闹 戒尺 气氛 诧异 懊悔 惩罚 祈祷 钥匙 踱 哽nu?n huow?n zhu?nsī liangxuān nàojiè chǐqì fēnchà yìào huǐchéng fáqí d?oyào shiduóg?ng征发: 踱来踱去: 诧异: 视察: 懊悔:政府向人民征调人力或财物。来回慢步行走。觉得奇怪。上级到下级单位检查工作。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1、“最后一课”是一堂什么课? 2、为什么是最后一课?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最后一堂法语课 (或者说是“爱国主义教育课”) 2、因为国家被普鲁士占领,要学习德语。 谁能介绍一下本文的创作背景?文中哪些内容暗示这一背景?   背景:1870-1871年,法国同普鲁士王国之间爆发战争,法国战败,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文中开头写“普鲁士兵正在操练”,写“布告牌”,以及结尾处提到的“普鲁士兵的号声”等,都暗示了这一历史背景。本文的主人公是谁韩麦尔先生 小弗郎士上页 下页 返回2、请按照地点、时间的变化理清故事情节(分段)。(开端)1-6段:上学路上的见闻和感受。 (发展)7-23段:上课时的情景 (课前:7-10段、课中:11-23段)。 大家在“最后一课”上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 (高潮与结局)24-29段:宣布下课。 写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结束时的悲壮 和不屈的精神。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主题反映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丧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上页 下页 返回阅读“上学路上”上页 下页 返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