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798680

部编版语文九上《湖心亭看雪》(课件+音频朗读+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日期:2024-05-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91346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解析,答案,练习,同步,朗读,音频
    《湖心亭看雪》同步训练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是日更定(??? )??? 拥毳衣炉火(??? )??? 雾凇沆砀(??? )(??? ) 长堤一痕(??? )??? 与余舟一芥(??? )??? 舟子喃喃曰(???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 ②是日,更定矣( ) ③余孥一小舟( ) ④见余大喜 ( ) ⑤及下船( ) 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独往湖心亭/看雪???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湖中人/鸟声俱绝???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4.一词多义释义 一:上下一白_____????????长堤一痕_____ 是:是日更定_____????????问其姓氏,是金陵人_____ 绝: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湖中人鸟声俱绝” ,高度写意、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烘托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意境。 B. 本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偶写人物,亦口吻如生,流露出作者的遗世独立、孤高自赏的情怀。 C. “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用白描的手法表达出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米”的深沉感慨。 D.文章结尾写舟子喃喃自语,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痴”字。从侧面写出俗人无法理解文人的高雅,展示作者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6.填空: (1)本文选自_____,作者是_____,字_____,又字_____,号_____,又号_____,是_____时期的散文大家,著有_____、_____等书。 (2)本文一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_____和游湖人的_____。 7.古往今来咏雪的古诗文极多,请摘录几联。(不少于4联) ①_____ ②_____ ③_____ ④_____ 8.翻译句子: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4)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5)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别说相公您痴,还有比您更痴的人。(2)(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3)?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4)大雪下了三天,湖中人和鸟的声音都消失了。(必须直译)(5)(3分,“惟”0.5分,句子翻译2分,语意通顺0.5分)湖上映出的影子,只有像一条印记的长堤,像一个墨点的湖心亭,和我那像一片芥叶的小船,像米粒一般大小的船中两三个人罢了。 二、短文阅读 (一)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问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分析“绝”字的妙处:_____。 2.(1)概括画线部分的内容_____。这一部分采用了_____和_____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2)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 3.量词“痕、点、芥、粒”的作用是_____。 4.作者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 ?????????????????????????????????????????????????????????????????????? 5.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 ??????????????????????????????????????????????????????????????????? (二)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