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812740

孔子与老子课件(共38张PPT)

日期:2024-04-3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15705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孔子,老子,课件,38张,PPT
  • cover
课件38张PPT。孔子在汉城孔子在柏林第一课 孔子与老子“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六经《论语》)(1)思想核心:“仁” “礼”爱人克己复礼(2)政治思想:”为政以德“(3)哲学观:对鬼神敬而远之(4)教育思想:教学对象: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方法:学思结合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仁”爱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百姓:提倡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如何实现”爱人“忠恕尽心为人,尽力为人谋,心无二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克己复礼正名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把社会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复礼”体现了保守的一面经济:铁器牛耕出现,生产力提高,井田制瓦解,私有土地出现。 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变革,礼崩乐坏 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张。孔子宣传的一套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主张,没有人接受。他先后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这些国家的国君都没有用他。有一回,孔子在陈、蔡一带,楚昭王打发人请他。陈、蔡的大夫怕孔子到了楚国,对他们不利,发兵在半路上把孔子截住。孔子被围困在那里,断了粮,几天都没吃上饭。后来,楚国派兵来,才给他解了围。孔子在列国奔波了十四年,碰了许多钉子,年纪也老了。末了,他还是回到鲁国,把精力放到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教育学生上面。孔子周游列国为什么孔子周游列国宣传政治主张却未被采纳?孔子的“仁”的主张不符合统治者需要, 不适应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时代特征。知识体系(2)国内:对我国的政治、伦理、文化和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1)诸国争霸和社会变革的时代并未受到太多重视;后经历代学者发扬和统治者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3)世界: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积极消极孔子的“爱”是有差别的爱,“礼”具有保守型。“仁”和“礼”是什么关系?“仁”是良好的道德,“礼”是社会的规范:“仁”是内在自觉,“礼”是外在约束。只有具备了“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守礼制。反过来,只有礼制的规范,人们才能追求“仁”的境界,即“礼”以仁为基础,“仁”以礼来维护。两者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礼”是实现“仁”的手段 。想一想:﹡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 * 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恭、宽、信、敏、惠)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仁”的主要内容和实质:指仁爱,关爱别人。(有差别的爱)(2)实现“仁”的途径:遵循“忠恕”之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孔子追求的“礼”是什么? 他主张如何实现“礼”?周礼,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克己复礼”、“正名”﹡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说:“用政令来训导百姓,用刑法来整顿百姓,百姓就可以免除罪过但没有羞耻心;用道德来训导百姓,用礼数来整顿百姓,百姓就会有羞耻心而内心归附。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 而众星共(拱)之。” 孔子基本主张是什么?为政以德 统治者爱惜民力,反对严刑峻法,用“德”教化百姓。仁者爱人的思想在政治上的反映是“为政以德”﹡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樊迟问孔子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