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814516

1.2 体验生活变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223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体验生活,变化,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体验生活变化 1.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1909年,张某乘坐火车,行驶在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铁路上 B.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 C.1911年,王某通过《中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D.1912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 2. 在近代,随着国门被打开,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目睹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他们可能看到中国人:(?? ) ①乘火车探亲访友 ②坐轮船出国留学 ③陪朋友看电影 ④陪家人看电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下列关于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城市化必然带为工业化 B.区域工业化必然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会抑制工业化 C.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早晚虽不同,但水平基本相同 D.不同区域因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及其起步早晚、水平高低存在着较大差异 4.下列关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城市化必然带来工业化 ②区域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与也会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③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起步早晚虽不同,但水平基本相同 ④不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道路及起步早晚、水平高低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 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 ( ) A. 城市的人口规模 B. 城市的用地规模 C.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D. 特大城市的数量 6.关于城市化的错误叙述是 ( ) 城市化过程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 B.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C. 城市化水平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D?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7.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发展水平过了同时期的发达国家 B?发展速度比发达国家的速度慢 C. 城市人口的比重还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 D. 农村人口比重超过城市人口 8.下列关于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城市化有利于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升级 B.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C. 城市化速度越快越好 D. 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 9 . 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是 ( ) A?城市化进程逐步变缓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C. 世界城市化的主流已转到发展中国家 D. 发展中国家普遍出现逆城市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 ①环境污染②交通拥挤③住房困难④失业人口增多⑤水旱灾害频繁⑥水土流失加重⑦社会秩序混乱⑧人口老龄化加快 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⑦ C. ①③④⑤⑧ D?①②③④⑦ 关于信息的说法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收音机是一种信息 B.一本书就是信息 C信息是可以创造的 D信息传播是多种传播途径的。 城市化的核心是( ) A 工业化或非农业化 B 居民点的出现 C 资源的充沛 在城市化各种各样的定义中,有一种较为普遍的提法是:_____为城市化。 19—20世纪,西方国家近代的_____是伴随工业化而出现的,其产业动力主要依赖于工业。 理想的城市化模式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推进,_____。 参考答案 【答案】 1.A 2.A 3.D 4.D 5.C 6.A 7.C 8.C 9.C 10.D 11.C 12.A 13. 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 14.真正的城镇化 15. 二者协调发展 【解析】 1.科举考试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从隋朝大业三年(607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约一千三百年。因此A项的内容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 2.19世纪初,西方发明了轮船、火车,后来,这两种近代交通工具相继传入到中国.近代以来,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