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816170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11课《 包身工》含答案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930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18-2019, 包身工,11课,练习,学年,必修
  • cover
第11课 包身工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裸体(luǒ) 着力(zhuó) 游说(shuì) 水门汀(dīng) B.拎着(līn) 梳头(shū) 里弄(nòng) 饲养(sì) C.怜悯(mǐn) 虐待(nüè) 惩戒(chěng) 皮辊(gǔn) D.缜密(zhěn) 粥菜(zhōu) 咳嗽(ké) 包身契(qì) 答案 D 解析 A项,“汀”读tīng;B项,“弄”读lòng;C项,“惩”读chéng。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横七竖八 渔肉荤腥 打工赚钱 一窝蜂 B.光滑舒适 义愤填膺 生杀予夺 挖墙角 C.工价低廉 不加思索 义务服役 做噩梦 D.麻木迟钝 巧取豪夺 耸人听闻 揩点油 答案 D 解析 A项,———鱼;B项,角—脚;C项,加—假。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一句用了夸张手法,突出地表现了带工老板们到乡下用花言巧语哄骗包身工及其家长们的卑劣行径,把他们披着羊皮的豺狼本质揭示得活灵活现。 B.在保护人权的口号响彻全球、人道主义旗帜插遍世界的今天,每当我说起包身工的故事,对他们悲惨命运的同情,对他们苦难遭遇的不平,对这种野蛮剥削制度的愤慨之情油然而生。 C.文章通过鲜明的对比,凸显人物性格,增强讽刺效果,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买办势力沆瀣一气,残酷压榨劳动人民血汗的滔天罪行。 D.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的发展为世界上演了一段炫目的传奇,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得如火如荼,使4亿人脱离了贫困。 答案 A 解析 A项,活灵活现:形容描绘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此处是形容揭露带工老板们对包身工的欺骗与压榨的卑劣行径,应用“入木三分”。B项,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使用正确。C项,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使用正确。D项,如火如荼:像火那样红,像荼(茅草的白花)那样白。原形容军容之盛,现多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使用正确。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四点半之后,没有线条和影子的晨光胆怯地显出来的时候,水门汀路上和弄堂里面,已被这些赤脚的乡下姑娘挤满了。 B.只有两条板凳,———其实,即使有更多的板凳,这屋子里面也没有同时容纳三十个人吃粥的地方可坐。 C.她们每天的工资就是老板的利润,所以即使在生病的时候,老板也会很可靠地替厂家服务,用拳头、棍棒或者冷水来强制她们去做工作。 D.厂家除了在工房周围造一条围墙,门房里置一个请愿警和门外钉一块“工房重地,闲人莫入”的木牌,使这些“乡下小姑娘”和别的世界隔绝之外,完全将管理权交给了带工的老板。 答案 B 解析 B项句式杂糅。删去“可坐”。 5.下面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格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 B.她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 C.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绝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 D.她们是替带工赚钱的“机器”。 答案 A 解析 A项中的“芦柴棒”是用特征代替本人的名字,所以是借代。B项是比喻中的明喻,喻词是“像”;C、D两项是比喻中的暗喻,喻词为“是”。                  6.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两个句子的句式,根据文意选出表达效果最佳的一项(  ) A.②①② B.①②① C.①②② D.②①① 答案 B 解析 (1)①是被动陈述句,以被动者“工房区域”为陈述对象。②是主动陈述句,以主动者“弄堂马路”为陈述对象。联系上下文,这里着重介绍的是监狱般的“工房区域”,所以必须用被动句式,才能表达准确、语气连贯。(2)①句是没有强调语气的肯定陈述句。②句是双重否定的陈述句,并用“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