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81931

上海地区优秀教案:第5章 c 动能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7次 大小:193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上海,地区,优秀,教案,5章,动能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考资源网第五章 C 动能 一、 教学任务分析 动能是牛顿力学中的核心能量,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种能量。由于动能在生活中普遍存在,且较易被理解,因此对该概念的学习和理解,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能量、做功等较抽象的物理概念。动能的概念也是今后学习功能关系及动能定律的基础与关键。在初中已学过动能的定性知识的基础上,本节内容要求学生进一步掌握动能的定量表达。 学习动能的概念需要以初中的高考资源网相关知识、功的概念、运动学和牛顿第二定律等知识为基础。 从摆球撞击木块实验入手,使学生不仅能从实验现象中猜想出物体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而且能定性地了解: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然后用DIS实验定量研究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的关系。根据物体具有的能越多,做功的本领越大的原理,以测量滑块被推动的位移来代替小车的动能,猜想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将此关系通过计算机对测量出的数据进行图像拟合,以寻找到最符合实际情况的变量关系。根据实验归纳得出物体动能大小的粗略表达: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根据实际情景进一步理论推导得出物体动能大小的精确表达: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二次方的乘积的一半。 通过简单的实例训练,练习使用动能的表达式计算物体的动能大小。 通过了解人类在生活中利用动能的实例及动能带来的危害,感悟对待自然辨证的唯物观点。 在得到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精确的定量关系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科学猜想”、“图像拟合”、“归纳推理”等多种物理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判断、归纳总结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相互交流等方式,创设平台,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例讨论分析,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感,感受辨证唯物的科学品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动能的概念,理解物体的动能与质量、速度间的定量关系式。 (2) 知道动能是标量,知道动能的单位。 (3) 能用动能表达式计算物体的动能。 (4) 知道在生活中人类对动能利用的实际事例。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验探究获得动能表达式的过程,认识图像拟合方法在得出物理规律中的作用。 (2) 在得出动能表达式的过程中,认识实验探究和理论演绎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速度的定量关系的过程中,体验“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科学实验态度。 (2) 从动能的危害和利用了解事物的两面性,感悟辨证唯物思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动能的概念,知道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并用动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难点:对动能定义式的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 四、教学资源 1、器材: (1)定性研究物体的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木块、摆球(大小各1个)、铁架台。 (2)定量研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速度间关系:小车、摩擦块、轨道、DIS实验器材(包括:光电门传感器、电脑、数据采集器等)。 2、信息化平台:多人一机的网络教室、文件管理展示平台。 3、课件:动能的存在、生活中的动能的图片、储能飞轮的flash课件。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定性探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二是通过定量探究实验与理论探究方法得出动能的表达式,三是利用动能表达式练习计算物体的动能大小,并了解动能的利用和危害。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从定性实验入手,先猜想出物体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用DIS实验定量研究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的关系,最后根据实际情景进一步理论推导得出物体动能大小的精确表达式。通过对实际事例的计算、了解,进一步深入理解动能的概念。 本设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