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81956

上海地区优秀教案:第9章 e 学习包--自动控制和模块机器人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26221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上海,地区,优秀,教案,9章,学习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考资源网第九章 E 学习包———自动控制和模块机器人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学习包以模块机器人为实例,利用模块机器人动手体验三个模块的功能及其关系,并学会运用模块电路组合思路联系实际设计简单的自动控制电路,是上一节简单逻辑电路应用的延续。模块机器人作为物理教学用具,有别于市场上的各种机器人。由于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特高考资源网定的教学任务,因此模块机器人没有复杂的“积木”,也不需要高深的编程技巧,更不是少数学生的实验项目。作为教学任务,它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参与其中,通过实验了解自动控制的组成部分,并通过实际操作学会如何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本节内容所需准备的知识和技能主要有:(1)简单逻辑电路相关知识;(2)电子技术相关知识-热敏电阻、光敏电阻、干簧管等元件的特性。(3)电路的组成和简单的串、并联知识。 将“自动控制和模块机器人”内容分成若干个子课题,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各自认领探究的课题。 通过子课题1,介绍机器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子课题2,了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通过子课题3,介绍模块机器人的构成;通过子课题4,理解机器人三个模块的功能;通过子课题5,运用模块电路组合思路,设计生活中简单的自动控制电路。 本节内容采用学习包的形式编写,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学习、建立“个人-小组-全班”、“学生-教师-学生”三维一体的动态过程,共享“集体思维的成果”,然后通过“学生分组”、“小组合作”、“师生合作”解决有关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器人的相关知识。 (2)理解模块机器人的构成以及各个模块的作用。 (3)知道模块电路及其组合方式。 (4)初步学会组装和操作模块机器人。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设计的学习,经历搜集资料、设计方案、实验探究、交流总结的自主学习过程。 (2)通过传感器的体验,感受“信号转换”的思想方法。 (3)通过生活中简单的自动控制电路的设计过程,感受模块化设计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机器人实物,图片、影片等相关资料的展示,激发对机器人的兴趣,建立“生活蕴藏着物理,物理服务于生活”的科学认识观。 (2)通过学习包中提供的模块,组合成各种自动控制电路,感悟实践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体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模块机器人的构成。 (2)模块机器人的实验探究。 难点:运用模块化设计方法设计生活中简单的自动控制电路。 四、教学资源 1、器材: (1)DIS“模块机器人”及配套软件、多媒体计算机及大屏幕投影。 (2)其他所需器材。 2、资料:Internet网络、图书资料,有关机器人的实物、图片、视频等资料。 3、课件:自制课件、Flash动画等。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机器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二是机器人的相关知识;三是模块机器人的构成;四是模块机器人的实验探究;五是生活中自动控制电路的设计。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学生分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总课题“自动控制和模块机器人”提出系列性问题或子课题,然后通过自主学习、查找资料、交流讨论、探究实验解决问题,最后进行小结、交流和评价。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模块机器人的构成和模块机器人的实验探究。方法是:通过子课题3的研究,了解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模块电路、模块机器人等相关知识;通过子课题4的研究,利用模块机器人动手体验三个模块的功能及其关系,进一步熟悉模块机器人的使用方法。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运用模块化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