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824080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创造宣言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5-1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109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18,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 cover
20.创造宣言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明确作者就“创造”提出的观点,找出文章的论证线索。如何围绕观点选择材料。 过程与方法 理解并学会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处处”“天天”“人人”皆可创造,鼓舞学生做富有创造之人。 学习 重点 学习运用事例及道理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 学习 难点 理解并学会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 学法 指导 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环节一 新 课 导 入 生活中,很多同学对自己缺乏自信,而许多人在遭遇到人生挫折或陷入事业、人生的低谷时,难免也会丧失自信心。如何重树自信,创造或重新开创自己灿烂的人生,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陶行知先生的这篇《创造宣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环节二 自 主 学 习 一、助学资讯 作者简介: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现代著名教育家。毕生从事平民教育事业,提出“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的口号,并且真正做到身体力行,同贫苦学生同劳动、同甘苦。鉴于陶行知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创造性的工作业绩,毛泽东称赞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尊称他为“万世师表”。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 二、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中伤(zhòng) 遁词(dùn) 懦夫(nuò) 豢养(huàn) 灌溉(gài) 理解词语。 鲁钝:愚笨,不敏锐。 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自暴自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山穷水尽: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走投无路: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环节二 自 主 学 习 三、整体感知 1.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 第一部分(1~4):引出论题:人类离不开创造。??? 第二部分(5~11):作者驳斥了几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并得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 第三部分(12~15):以东山樵夫为例,指出创造要从点滴做起,要让创造之神常驻心中。 第四部分(16):发出创造宣言,表达献身创造的强烈愿望。 2. 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 作者在文章结尾,充满激情地道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环节三 合 作 探 究 环节三 合 作 探 究 一、朗读课文,深入理解内容。 1.本文属于驳论文,作者主要针对哪几种错误观点进行反驳?? 在文章中,作者围绕五种“不能创造”的借口,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驳。 这五种借口是①环境太平凡?②生活太单调;?③年纪太小;④太无能;?⑤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 2.作者是怎样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的?? 作者主要运用了典型事例与名言警句来进行反驳。即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这两种论证方法。? 3.文章提出了作者自己怎样的观点? 作者在批驳了五种错误观点后,直接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鼓励人们进行创造。? 二、品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 1.文章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结合课文加以分析。? 文章主要运用了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记叙主要指文中摆出具体事例时所运用的表达方式。议论则是对事例进行分析或表达观点时采用的表达方式,如批驳了第二个错误观点后的简单总结,又如批驳了第五个错误观点后的分析。? 2.品味文章语言,分析文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排比? A.“有人说……不能创造”五个段落。? 突出强调缺乏自信的危害性。? B.但是就在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