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825788

6.1 共享发展成果 课件 (24张PPT)

日期:2025-10-21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18283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共享,发展,成果,课件,24张,PPT
  • cover
1.根本目的、根本原则分别是什么? 2.基本分配制度(是什么、理解、意义) 3.收入分配结构(形状、如何调整) 4.社会保障制度(构成,核心,意义) 5.共享发展成果(意义、如何实现) 一、根本目的和根本原则 1.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根本目的。 2.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自主创业、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坚持"科学援藏、真情援藏、持续援藏"的理念,江苏省先后选派8批共324名援藏干部以及400余名教育人才赴藏工作。 江苏援藏 二、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 1.是什么: 现阶段,我国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理解: 在公有制经济内部,主要实行按劳分配;其他分配方式,主要是指按人们投入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 【情境一】某国有企业的同一车间有三位职工。   小李是初级技工,在工作过程中总是因受伤而请假,月工资收入2000元。   老王是高级技工,工作熟练度高,完成质量高,收入自然高,月工资收入达6000元。   小张是初级技工,工作积极,总是超额完成生产任务,收入还不错,月工资收入4500元。 情景探究 思考: 他们的工资收入属于哪种分配方式?决定他们工资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按劳分配是指把劳动量作为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要标准和形式,按照劳动者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物,是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等公有制经济相适应的。 eg:机关、事业单位工资。 理解按劳分配 【情境二】下班后三人来到餐馆小聚。   小李说:“最近我父亲开了个小商店,收入比我的工资还高。”   老王说:“我利用双休日为一家私营企业提供技术指导,获得一份劳务报酬。”   小张说:“我买了一只股票,一年来获得了2万多元收入。” 情景探究 思考: 上述三种收入都属于哪种分配方式所得?分别是按怎样的分配获得的收入? 1.按劳动要素分配。个体经济中的收入,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2.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券所得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 3.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转让。 4.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高管如CEO、经理的收入。 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 思考: 书本第63页几幅图片分别属于按什么生产要素分配? 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 二、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 3. 意义: 有利于激发人们开拓进取、自主创业的积极性,有利于促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三、收入分配结构 1.形状: 经济学上用哑铃、橄榄、倒丁字、金字塔四种形状表示一个社会中高收入、中等收入、低收入人群所占的比重,其中橄榄型分配结构是我国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的方向。 三、收入分配结构 2.如何调整: 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四、社会保障制度 1.构成: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个方面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 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 社会优抚 四、社会保障制度 2.意义: 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是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的重大措施, 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关系到改革、发展、和谐的大局。 五、共享发展成果 1.意义: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完善分配制度、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才能不断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