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830872

第八课 百家争鸣(课件+教学设计+同步练习)

日期:2024-05-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68次 大小:355935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八,百家争鸣,课件,教学设计,同步,练习
    部编版 七年级上 第八课百家争鸣 老子 孔子和儒家学说 百家争鸣 新知导入 诸子百家 一群博学善辩的中国人, 一群独立思考的中国人, 他们是诸子百家, 他们是中华文化的源泉! 孔子的“仁”, 老子的“道”, 墨子的“兼爱”, 韩非子的“法”, 还有农家、名家、兵家、纵横家, 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仁义礼智信,道生万物, 自由!平等!博爱!和平!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的大动荡时期,这一时期学术思想也十分活跃,各种学说蓬勃兴起,在学术思想领域有哪些代表人物,他们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呢,我们通过这一课具体学习。 新知讲解 一、老子 (一)生平: 1.姓名: 李耳 2.生活时期: 春秋后期 3.国籍: 楚国 4.创立的学派: 道家学派 老子学识渊博,据说孔子曾向他请教过问题 地位: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的思想有哪些 思想观点: ① 世间万物运行有其自然法则, 人们应顺应自然 ② 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③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具有朴素的 辩证法思想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 崇尚“自然”,主张“无为”, 反对统治者侵扰人民。 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 无为而治,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 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 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强调"无为无不为"。 "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的干预、 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走向崇高与辉煌。 重要著作 《道德经》 (《老子》) 成为道家的经典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的名言 穿越数千年 书声朗朗 墨香依然 杏坛执鞭 弟子三千 温故知新 德馨智全 因材施教 学而不厌 有教无类 诲人不倦 孔子的名言 穿越数千年 谏言高简 施予镜鉴 四海之内 皆兄弟也 瑰丽文献 传扬人间 孔子的名言 穿越数千年 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瑰丽文献 传扬人间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德不孤 必有邻 玉不琢 不成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建立,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孔子生活在什么时期,他有哪些思想呢 孔子生平 1、姓名: 孔丘,字仲尼 2、生活时期: 春秋后期 3、国籍: 鲁国 4、创立的学派: 儒家学派 (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的思想 ① 核心思想:仁,提出“仁者爱人” ② 以德治国,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③ 推崇西周的制度(礼) 材料研读 孔子过泰山侧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 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材料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以德治国 孔子不仅是大思想家还是大教育家,他在教育方面有哪些贡献 实践方面: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思想方面: 他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重视“因材施教”— 教育方法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态度要老实)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思”结合) “温故而知新” (经常复习) 学习方法 杏坛(山东曲阜) 孔庙大成殿前的杏坛,传说为孔子讲学处。现存建筑是后世为纪念孔子所建。 学术著作:《论语》(由其弟子整理) 三、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出现原因 1、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就了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2、私学的兴起和学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