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831586

3.3 蒸发 沸腾 晶体(同步学案)

日期:2024-06-1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1次 大小:14896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蒸发,沸腾,晶体,同步,学案
  • cover
3.3 蒸发 沸腾 晶体 考点梳理 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 (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 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 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 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 (2)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跟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很快就干); 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 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 (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 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 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沸腾比蒸发剧烈; 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例如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例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4、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5、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熔化过程: (1)AB段,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物体为固态; (2)BC段,物体吸热,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但温度不变,物体处在固液共存状态; (3)CD段,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物体已经熔化完毕,物体为液态; 凝固过程: (4)DE段,物体放热,温度降低,物体为液态; (5)EF 段,物体放热,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 50℃),开始凝固,但温度不变,物体处在固液共存状态; (6)FG 段,物体放热,温度降低,物体凝固完毕,物体为固态。 注意: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 考点突破 一、沸腾、沸腾的条件 选择题(共10小题) 1.《舌尖上的中国II》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饮食文化的关注。其中有一期专门介绍了随州地方特色小吃﹣﹣“马坪拐子饭”。它以猪腿拐子为主要制作材料,再加上一些神秘的配方红烧后再放在瓦罐里小火煨炖而成,皮质丰厚油而不腻,因而赢得广大食客的喜爱。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红烧时,要反复的翻炒,这是利用做功的方法使猪腿的内能增加的 B.在煨炖时用小火是因为水沸腾后吸热但温度却不再升高 C.腿拐子在快要炖熟时能明显的闻到香味,这说明只有在温度高时分子才会做无规则运动 D.刚盛起来的汤温度很高,往往要吹一下这是为了减慢蒸发   2.星期天,小芳在家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她觉得锅里的水放少了点,于是又往锅里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的少).将水再次烧开。如图中能反映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3.同学们完成了对“液体沸腾实验”的探究后,老师告诉大家,在生活中,将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里就可以制作美味的冰淇淋。制作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杯中液态氮沸腾时温度不断上升 C.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在﹣196℃ D.杯中液态氮沸腾过程中一直在放热   4.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适量水并用酒精灯加热(标准大气压下),甲试管盛有水,乙试管盛有酒精,则甲乙两试管(  ) A.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