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840174

8 《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 (共27张幻灯片)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5427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27张,幻灯片
  • cover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聪颖才女谢道韫,这节课,我们再认识一位聪慧少年陈元方,学习他懂礼知义的传统美德 1.积累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2.赏析人物形象,客观评价人物,获取情感体验。 3.传承古人懂礼知义的优秀传统,弘扬优秀文化传统。 《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以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篇。《咏雪》选自《言语》篇,这部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炼、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刘义庆(公元403—444年),南北朝刘宋王朝宗室,彭城(今江苏苏州市)人,袭封临川王,曾任兖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史 ,他秉性简素,爱好文史,喜欢招聚文学之士,除组织编写《世说新语》外,还编有《函明录》等,但已散佚。 太丘:地名 古人习惯用姓氏加官名或地方名称来作为对人的称呼。 标题意思是一个在太丘做官,姓陈,和朋友相约出行. 与友期行 太丘舍去 ?? 尊君在不? zāi 相委而去 非人哉 友人惭 qī shě fǒu cán Wěi 要求: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读出情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 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询问,很客气 有礼貌,客气的说 愤怒,音调很高 声调不高,但义正言辞 结合注释自读自译课文,圈画出不能解决的文言字词。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陈太丘与友期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好同行,约好正午(见面),正午过了那个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就不再等候离开了, 陈太丘走后那人才至。元方当时才七岁,在门外嬉戏,那人问元方: 嬉戏 “尊 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了你好久你不来,他已经离开了。” 那人便生气的说:“(你父亲)真不是人啊 ,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把人丢下自己走了。”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丢下,舍弃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说; “你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你正午不到, 就是不讲信用。” 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就是没有礼貌。”那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 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己家的大门。 拉 回头看 我爸爸 就 感到惭愧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正中午时分。过了正午(朋友)仍然没到,陈太丘(便)丢下(他)而离开。(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才七岁,正在大门外玩耍,朋友便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没有来,已经离开了。”这位朋友便发火骂道:“真不是人!和朋友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元方说道:“您和家父约定正午时分,到了正午您却不来,这是不守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这是没有礼貌。”朋友听后感到惭愧,便从车上下来牵拉陈元方(道歉),元方进入大门不回头看。 1、通假字:尊君在不 2、古今异义: 陈太丘与友期 太丘舍去 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通( 否 ) 3、一词多义: 俄而雪骤 相委而去 古:约定 今:日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