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经济发达、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B.经济发达、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C.经济落后、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D.经济落后、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解析:自然灾害所产生的危害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但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与防抗灾能力呈负相关。 答案:C 2014年1月,印度尼西亚锡纳朋火山多次喷发,当地政府紧急将周边居民疏散,并宣布进入三级安全戒备状态。火山喷发释放出的大量有毒气体、火山灰对航空运输、气候和人体健康均造成长期影响。据此完成第2~4题。 2单纯的火山喷发属于( ) A.自然灾害 B.自然异变 C.地质灾害 D.人为灾害 3此次火山喷发造成的影响有( ) ①人员死亡 ②财产损失 ③生理、心理伤害 ④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火山灾害按成因分类属于( ) A.气象灾害 B.生物灾害 C.人为灾害 D.地质灾害 解析:第2题,火山喷发是自然异变现象,只有给人类带来灾害时才叫自然灾害。第3题,由材料知此次火山喷发对航空运输、气候和人体健康造成长期影响,所以其影响包括财产损失和生理、心理的伤害。第4题,火山灾害是由地球内力作用所引发的自然灾害,故属地质灾害。 答案:2.B 3.C 4.D 自然灾害危害面广、破坏性大,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制约社会经济发展。据此完成第5~6题。 5下列河流中,可能发生凌汛现象的是( ) A.松花江 B.密西西比河 C.莱茵河 D.尼罗河 6泥石流是指斜坡上或沟谷中的泥沙、石块等碎屑物质与水混合而形成的流动现象。下列国家和地区中泥石流多发的是( ) A.日本 B.蒙古 C.荷兰 D.中国新疆 解析:第5题,发生凌汛现象的条件:一是河流冬季结冰,二是河流从较低的纬度流向较高的纬度。第6题,泥石流发生一是要有降水(时间长、强度大),二是要地形起伏大(沟谷发育)。蒙古位于干旱、半干旱区,且相对高度小;荷兰地势低平;中国新疆气候干旱。 答案:5.A 6.A 生物圈中,各个生态系统内部是以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数量的稳定为平衡标准的,一旦系统失去平衡或生物体自身的平衡因素被破坏则会导致生物灾害的发生。据此完成第7~8题。 7诱发生物灾害的直接因素有( ) ①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②生物体自身的平衡因素被破坏 ③有害生物大规模繁殖 ④气候干旱 ⑤水灾频繁 ⑥台风多发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8引起虫害和鼠害的有害生物的特点有( ) ①繁殖快 ②适应能力强 ③染病容易、致死速度快、蔓延迅速 ④天敌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7题,正常情况下,生物圈内各因素保持着一种生态平衡,当该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或生物体自身的平衡因素被破坏时,有害生物会大规模繁殖,就会导致病害、虫害和鼠害以及赤潮等自然灾害。第8题,引起虫害和鼠害的有害生物普遍具有繁殖快、适应能力强的特点。 答案:7.A 8.A 9下列能够正确表述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关系的是( ) A.由于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大为提高,对自然的影响不断加大,所以目前自然灾害增多主要是人类活动不断加强导致的 B.各类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内的频繁发生,实际上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C.某些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分布范围不断加大、危害增强,实质上与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直接相关 D.某些自然灾害,如火山、地震、海啸等,对人类来说是难以避免和防御的 解析:自然灾害的发生虽与人类活动有关,但大多为自然原因引起,某些自然灾害的频发与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