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842878

10《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课件15张+教案+学案+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5-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27076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5张,答案,练习,学案,教案,课件
    10 《短文两篇》学案(二)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的实词虚词,背诵并默写课文。 2.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美及布局的匠心所在。 3.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著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学习重点: 掌握重点的实词虚词,背诵并默写课文。 学习难点: 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美及布局的匠心所在。 一、自主预习,积累知识 1.文学常识积累 苏轼(1037-1101), (时期) 家、书画家、美食家。字 ,号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2.扫除生字障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荇_____ 寝_____ 交横 念无与为乐 3. 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念无与无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 (3)月色入户: (4)遂至承天寺: (5)怀民亦未寝: (6)积水空明: (7)盖竹柏影也: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 _____ 庭下如积水空明。 _____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_____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 二、自主探究,整体感知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2.作者所见夜景如何?(用原文回答)请赏析此句。 三、深读文章,品味赏析 1.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怎样的变化?(提示:先找关键词句,再体会作者心情) 2.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夜游的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四、回读文本,思考总结 在预习过程中,你对作者、字词、篇章有什么疑惑,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参考答案】 一、 1.北宋文学家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2.荇xìng 寝qǐn 交横hèng 念无与为乐wéi 3.(1)念/无与无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1)高兴的样子 (2)思考、想到 (3)门 (4)于是、就(5)睡 (6)形容水的澄澈 (7)原来是 (8)只、罢了 5. (1)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 (3)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4)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绿竹和翠柏? (5)只不过缺少有像我们这样清闲逸致的人罢了。 二、 1.一是因为作者被贬谪,心情郁闷、孤独,想出去走走;二是因为月色很美。 2.描写夜景之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赏析:此句运用比喻,庭中当作水中来比喻,说藻荇交横,给人如临水池之感,最后以“盖竹柏影也”点透真情,这样明暗交替,不仅创设了一个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意境,而且写出了月色的皎洁与空灵。 三、 1.欣然起行(欣喜之情) 念无与为乐(有点遗憾) 遂(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 寻(有急切访友之情) 亦未寝(与好友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喜悦) 相与步于中庭(一份闲适,一份从容)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被贬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2.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可觅,处处可寻,只要心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