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847524

高考文言文阅读十八个虚词的义项归纳及判断方法86张PPT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8904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考,文言文,阅读,十八个,虚词,义项
  • cover
课件86张PPT。文言文阅读·虚词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关于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考查 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长度压缩、题量减少、客观题减少的趋势日益显现,文言虚词单独设题的省份逐年减少。《考试说明》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2018年文言虚词考查情况未单独设题考查: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全国Ⅲ卷、江苏卷 2017年文言虚词考查情况未单独设题考查: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全国Ⅲ卷、江苏卷 2016年文言虚词考查情况未单独设题考查: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全国Ⅲ卷、江苏卷 2011-2015年文言虚词考查统计 五年中,“以”出现的频率最高,共计考查28次;其次是“而”21次,“之”19次,“其”“为”16次,“于”12次;“乃”9次,“且”“则”8次,“所”“者”考查了7次,“因”4次,“何、也”2次,“与”1次。 2011年未考查:乎、若、焉、也、与、者; 2012年未考查:何、乃、若、焉、也、因; 2013年未考查:乎、若、焉、与; 2014年未考查:何、且、若、焉、也、则; 2015年未考查:何、且、若、焉、因。教学策略:18个文言虚词要区别对待 常考一级文言虚词:以、而、之、其、为、于次考三级文言虚词:乎、何、也、与、若、焉常考二级文言虚词:乃、所、且、因、则、者而 何 乎 乃 其 且 若 所 为 焉 也 以 因 于 则 者 与 之高考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 推断方法一、语境推断法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劝学》)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韩愈《师说》) ③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④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以此来判断词性和词义。二、看语法结构①先妣抚之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 ②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荀子·劝学》)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④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代词,代“妪”,可译为“她”。“蛇鳝之穴”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三、看句式特点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借助句式来推断。①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 ③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竖子不足与谋(司马迁《鸿门宴》) ⑤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是介宾短语后首句,“于南亩之农夫”介宾短语,“于”是介词“比”的意思。是定语后置句,“”“石”是中心语,“铿然有声者”是定语,“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是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是省略句式,“与”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与(之)”是介宾短语,“与”是介词“和、跟”的意思。是被动句,“为”表被动,是介词“被”的意思。四、同位互推法 ①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陶潜《归去来兮辞》)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 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④噫吁嚱,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乎”和“哉”处于对应位置,由“哉”是表感叹的语气助词,可推断“乎”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