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854776

7.1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 教案

日期:2025-10-23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506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教案
  • cover
第7课 违法与犯罪 (一)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 【教学目标】 1增强法治观念,提升法治素养,自觉远离犯罪。 2.正确判断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3.知道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及其特征,知道一般违法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犯罪的含义与特征。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案例教学法 【学情分析】 经过八年级下册法律专册的学习,学生有一定的法律常识,本课主要内容是: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都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都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既要知道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不同,又要认识到所有的违法行为都有社会危害性,进而树立防范意识,防微杜渐。 【自主学习】 1.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怎么分类? 2.什么是犯罪及其特征? 3.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分别承担什么后果? 4.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区别于联系?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教学准备】将全班同学分为三个小组—梦想组、青春组、励志组,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并为这节课得分最高的小组准备一份礼物,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探究与交流的积极性,让课堂充满活力与激情 每个小组都为本组准备一句励志口号(示例): 梦想组一一播种梦想,收获成功! 青春组———青春,青春,自信飞扬! 励志组———团结一心,勇夺第一! 播放动画短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法治教育宣传片,设问:如果灰太狼对 喜羊羊实施了暴力伤害,这是一种什么行为? 板书:违法行为。【导入新课】--智慧小屋,法律就在我身边 让大家带着疑问走进新课的学习: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怎么分类?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活动一:法治警察,法律权威我维护 1.基本概念:什么是违法行为? 法律规定要求做而不做的,法律规定禁止做而去做的,都是违法行为 教师精讲点拨:违法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 为。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是指要求做而不做的,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是指禁止做而去做的。2.合作探究: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活动是人民警察神圣的使命。如果 你是一名小警察,请你辨别下列行为是否是违法行为。如果是违法行为,请 说出这一违法行为触犯了什么法律,有哪些危害?(建议采用抢答形式,老 师说完抢答开始即可举手抢答,回答正确,加2分。) 行为一:闯红灯 行为二:看到老人摔倒不扶。 行为三:持刀抢劫。行为四:学生上学迟到。 行为五:子女不赡养父母。 行为六:交通肇事逃逸。学生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快速分析行为)之后交流展示行为一:闯红灯———违法———违反《道路安全交通法》会导致交通堵塞、引发交通事故,危害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 行为二:看到老人摔倒不扶一一不违法———因为双方没有法律义务也没有约定的义务。扶与不扶只是一个道德问题。但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看到老人摔倒,我们的选择是扶!行为三:持刀抢劫———违法———违反《刑法》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危害社会的和谐稳定。 行为四:学生上学迟到———不违法———违反了《中小学生日常行为守则》,是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 行为五:子女不赡养父母———违法———违反《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婚姻 法》侵害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导致家庭不和谐,社会不稳定‘’ 行为六:交通肇事逃逸———违法———违反《刑法》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教师总结:故意伤人、故意伤害、偷窃、吸毒、走私等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根据对社会危害的程度,我们将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一般违法,是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没有触犯刑法或者触犯刑法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违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