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862514

第16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课件(19张ppt)+教案

日期:2025-10-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37181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6课,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国,课件,19张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岳麓书社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近代的开端和新制度的确立”第16课内容,本课从“攻占巴士底狱”“攻占巴士底狱”“拿破仑帝国”三个子目介绍了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统治,法国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知道攻占巴士底狱、启蒙运动、《人权宣言》的颁布、拿破仑帝国的兴亡等基本史实。 2.掌握《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评价《人权宣言》、拿破仑、《民法典》等,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客观、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法国人民通过起义把革命推向深人,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人权宣言》的内容及评价;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民法典》及拿破仑施行的政策。 【教学难点】 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评价拿破仑。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课前阅读课文,尽量理清知识脉络。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一一《马赛曲》) 师:同学们,有的歌曲悦耳动听,有的歌曲激昂奋进。请听歌曲,并说说歌曲的名字及其来历。 生:...... 师:该歌曲激昂奋进,其歌名为《马赛曲》。 师:法国大革命开始后,欧洲的封建君主十分紧张。1792年春,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君主组织联军对法国革命进行干涉。在大敌压境的紧急关头,诗人兼作曲家、菜茵营的工兵中尉鲁日.德利尔满怀爱国热情写了一首歌,题名为“菜茵河军队战歌”。这首歌很快在军队中流传开来:“起来,祖国的儿女们,光荣的日子来到了!暴政的血腥屠刀,已经向我们举起......同年夏,马赛义勇军500人高唱这首歌长驱北上巴黎,把马赛市民要求推翻君主制的请愿书送交制宪议会,然后开赴前线。从此,这首歌被称为《马赛曲》,它对法国人民奋起保卫祖国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并对以后的历次欧洲革命都产生了巨大影响。1870年,《马赛曲》被正式定为法国国歌。 【设计意图】歌曲的形式引入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景。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使《马赛曲》诞生的那场革命。 讲授新课: 一、攻占巴士底狱 “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显然这一天在国王看来十分平常,甚至有些平淡。因为,连经常进行的猎鹿游戏都没有,所以无事可记。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 阅读材料并观察图片,探究下列问题。 1.攻占巴士底狱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1)根本原因:18世纪时,法国依然是一个实行封建等级制度的君主专制国家。旧制度下的法国弊病丛生,社会矛盾尖锐。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冲破封建制度的束缚。 (2)思想条件:法国的启蒙思想宣传自由、平等、法治、科学的观念,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3)直接原因:1789年,为解决重的财政危机,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召集三级会议筹款。会上,国王拒绝了第三的代表的改革要求。6月,第三等级代表单独宣布成立国民议会,并在一个网球场集会,誓言制定宪法、限制王权。7月9日,,国民议会更名为国民制宪议会。路易十六企图调兵镇压。 2.简述攻占巴士底狱的经过和意义。 (1)经过: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攻占了象征封建专制的巴士底狱。 (2)意义: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由此爆发。 攻占巴士底狱点燃了法国大革命的烟火,革命在全国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成果呢?带着疑问我们来学习《人权宣言》。 【设计意图】在使用好课程的核心资源――教材的同时,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资源,使课堂教学充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