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除法估算》习题 填空。 1. 估算72×18,可以把72看作( ),结果是( )。也可以把18看作( ),结果是( )。 2. 估算 425÷6,可以把426看作( ),结果是( )。 3. 49×28的积是( )位数,积大约是( )。 4. 546÷9的商是( )位数,商大约是( )。 二、判断题。 1. 一个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不一定是三位数。 ( ) 2. 21×45的积大约是900。 ( ) 3.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四位数。 ( ) 4. 145近似可以看作150,202近似可以看作200。 ( ) 三、最大能填几。 60×( )<3600 680>67×( ) 40×( )<2500 700>9×( ) 四、估一估。 190÷2≈ 368÷5≈ 569÷6≈ 432÷8≈ 460÷5≈ 247÷9≈ 297÷7≈ 726÷9≈ 33×9≈ 301×6≈ 612×4≈ 191×5≈ 21×38≈ 88×20≈ 31×58≈ 99×21≈ 五、估一估,连一连。 123÷2 282÷7 542÷9 448÷9 40 50 60 235÷6 310÷6 158÷4 306÷5 六、解决问题。 1. 一篇文章共有29行,每行有21个字,这篇文章大约有多少个字? 2. 一棵苹果树大约能摘苹果240个,这个果园共39棵苹果树,大约能摘多少个苹果? 3. 中秋节超市月饼搞促销,一共有362块月饼,如果9块装一盒,准备38个盒子够不够? 4. 一匹布共216米,每3米可以做一套衣服,这匹布大约能做多少套衣服? 5. 一只蜗牛要爬行92分米到达七星瓢虫家,每分钟走3分米,30分钟能到达吗? 参考答案 填空。 1. 答案:70,1260。20,1440。 2. 答案: 420,70。 3. 答案:四,1500 4. 答案:二,60 二、判断题。 1. 答案:正确。 2. 答案:正确。 3. 答案:错误。 4. 答案:正确。 三、最大能填几。 答案:59,9,69,79 四、估一估。 答案:90,70,90,40,90,24,40,80, 330,1800,2400,1000,800,180,1800,2100 五、估一估,连一连。 答案: 123÷2 282÷7 542÷9 448÷9 40 50 60 235÷6 310÷6 158÷4 306÷5 六、解决问题。 1.答案: 29×21≈ 600(个) 答:这篇文章大约有600个字。 2. 答案: 240×39≈9600(个) 答:大约能摘9600个苹果。 3. 答案:362÷9≈40(个) 40个>38个 答:准备38个盒子不够。 4. 答案:216÷3≈70(套) 答:这匹布大约能做70套衣服。 浙教版数学三年级乘除法估算教学设计 课题 乘除法估算 单元 2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的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3.结合具体的事例,使学生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 掌握估算方法,进行估算应用。 难点 根据要解决的问题,选择最合适的估算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知导入 我们年级期中考试后要进行秋游活动,已知本年级共有学生342人。 每箱矿泉水24瓶,买18箱大约有多少瓶? 每5人一组参加活动,大约能分几组? 思考问题: 思考结果: 第一个问题就要看18箱共有多少瓶水。 第二个问题就要算出总人数中包含多少个5人。 问题中都有“大约”,如何解答呢? 引出课题:乘除法估算 认真思考问题,组内讨论 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引出新课内容。 讲授新课 1、除法估算方法。 5张餐桌一共坐了46人,5桌一共花了978元,那么问题来了,平均每张餐桌大约坐多少人?平均每桌花了多少元? ①观察发现问题中有“大约”。 ②用估算:978÷5≈ (元) 978看做950。 978>950 结果怎么样呢? 950比978小,都除以相同的数,所得的商比原来的小。 所以:估计平均每桌花了190多元。 978÷5≈200(元) 把978看做1000。 978<1000 结果怎么样呢? 950比978小,都除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