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875006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4-05-0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视频 查看:81次 大小:197065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教案,素材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课题 新文化运动 单元 四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 学习 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 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北京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内容和影响,培养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研判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难点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自1840年以来,近代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在救国救亡的探索道路上,开明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甚至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均失败了。但是,一部分进的知识分子觉醒了,他们意识到必须彻底涤荡封建旧文化,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进入新课 情境导入 讲授新课 教学目标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以前所学,思考回答,教师概括总结: 政治: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思想上: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西方民主平等自由思想进一步传播,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只有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才能救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标志、代表人物、主阵地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明确以上问题①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是1915年; ②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是《新青年》的创办; ③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北京大学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两个最重要的阵地之一?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与北大校长蔡元培有极大地关系,他着力营造北大“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学术氛围,并吸引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大任教,使得北大不仅成为人才鼎盛、学术兴旺的全国最高学府,也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 教学目标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学生先朗读教材,然后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代表人物及作品 抨击旧道德、旧文化 鲁迅《狂人日记》 提倡民主与科学 陈独秀“德先生”“赛先生” 提倡新文学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阅读教材最后一节后归纳回答: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拓展延伸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合作探究: 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将斗争的矛头对准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为什么这样做? 今天,我们知道,全国上下都在努力学习发扬传统文化,包括孔子的儒家文化,各地国学班正如火如荼。请回答,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学生合作探究后作答,教师总结: 孔子学说代表的儒家思想是封建正统思想,是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文化一直是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孔教是维护专制制度的,与民权、平等思想背道而驰。 新文化运动目的是要打破封建主义束缚、力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新文化运动向封建主义和传统文化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对待民族传统文化,我们应“扬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的继承,古为今用。这样,才是全面、客观的结果,这才是学习历史的价值所在。学习历史要努力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辩证地看问题。 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