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875294

14.故乡 课件(幻灯片49张)

日期:2024-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8178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故乡,课件,幻灯片,49张
  • cover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关于故乡的话题,历代文人骚客唱出了几多凄婉的心声。与文人骚客不同的是,处于变革时代的思想家鲁迅先生,凭着满腔爱国热情,以其敏锐的感觉,深沉的思索,写下了《故乡》这篇小说。 故 乡 鲁迅 学习目标 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2.概括人物形象,探究人物变化的根源,把握小说的主题。 3.分析小说的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人物塑造方法: 肖像、心理、行动、语言描写,以及正面、侧面描写。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序幕、尾声) 故事情节: 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自然环境: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情感等。 相关知识 小 说: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 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为救国救民, 一生“三易其志”,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他为中国革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走近作者 1、小说集两部:《呐喊》(1918—1922); 《彷徨》(1924—1926) 2、历史小说集一部:《故事新编》(1922—1935) 3、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1928 原名《旧事重提》) 4、散文诗集一部:《野草》(1927) 5、翻译作品:俄国作家果戈里的《死魂灵》、 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毁灭》等 6、杂文集十六部 :《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 主要作品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选自《朝花夕拾》(七上) 《阿长与《山海经》》 选自《朝花夕拾》(七下) 《藤野先生》 选自《朝花夕拾》(八上) 《社戏》 选自《呐喊》(八下) 《故乡》 选自《呐喊》(九上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选自《且介亭杂文》(九上) 《孔乙己》 选自《呐喊》 (九下) 在初中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 1 1911年,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境况日益恶化,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1919年12月,作者赴绍兴老家接母亲回北京,在那里耳闻目睹了离别多年的家乡破败的景象,农民生活陷入困境,人际关系冷漠、隔阂,于是以回乡见闻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故乡》。 背景介绍 潮汛( )  鄙夷( ) 装弶( ) 惘然( ) 寒噤( ) 嗤笑( ) 猹( ) 恣睢( ) 髀间( ) 祭祀( ) 断茎( ) 模样( ) 瓦楞( ) 愕然( ) xùn bǐ jiànɡ wǎng jìn chī chá suī bì sì jīnɡ mú lènɡ è 字词积累 阅读课文,初步思考:作者写了哪三个故乡?侧重写了故乡的哪两个人物? 三个故乡:回忆中的故乡;现实中的故乡;理想中的故乡。 人物:闰土、杨二嫂 整体感知 回故乡 (1-5自然段) 回乡时间: 回乡原因: 所见景象及心情: 在故乡 (6-77自然段) 到家那天: 过了三四天: 又过了九天: 离故乡 (78-88自然段) 船上谈话。 “我”的感受。 母子见面。 回忆少年闰土。 见到杨二嫂。 见到了闰土。 动身启程。 严寒的冬天。 卖屋、搬家。 萧索、悲凉。 开端 发展与高潮 结局 【故事情节】 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行文的?请根据这个线索梳理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小说以“我”在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分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5):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6-77):写“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 第三部分(78-88):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 如果用一个字来表达故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