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876625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检测 含答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13219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新课程,课程,标准,四年级,下册
  • cover
第四单元综合检测(总分:100分) 基础积累(51分) 一、一锤定音,用“\”划去加点字不恰当的读音。(4分) 1.他肩上披着子弹(tán dàn)袋,腰里插着手榴弹。 2.雨来低头一看,原来刚才一阵子挣扎(zhá zhā),识字课本从怀里露出来了。 3.鬼子把雨来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nìnɡ nínɡ)。 4.小孩子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xuē xiāo)什么。 二、我会拼,我会写。(8分) ā yí( )常常教导我要养成良好的xí ɡuàn( ),多参加锻炼,勤shuǎi( )臂tī( )腿,这样才能有一个jiàn kānɡ( )的体魄。 三、我会填。(9分) 供 贡 ( )献 ( )认 ( )养 贯 惯 习( ) ( )性 ( )彻 健 键 ( )康 ( )盘 ( )身 四、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8分) 宁可……也…… 因为……所以…… 即使……也…… 虽然……但是…… 1.我们中国孩子( )生活在和平环境中,( )世界并不太平。 2.这歌声,( )是听惯了鸟叫的人( )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 3.雨来( )被敌人痛打,( )不说李大叔的下落。 4.( )我痛恨战争,( )我呼唤和平。 五、说说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5分) 1.他在呼唤什么?他在呼唤和平。( ) 2.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 3.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怎能忘记?( ) 4.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 ) 5.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 六、句子大变身。按要求写句子。(9分) 1.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缩句) _____ 2.很多小朋友在河里钻上钻下。(改为比喻句) _____ _____ 3.孩子们生活在恐惧之中,这难道不是战争的罪恶吗?(改为陈述句) _____ _____ 七、课文内容回放。(8分) 1.《_____》讲的是发生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表现了被称作“小夜莺”的男孩的_____。 2.《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属于书信体文章,是一个_____写给_____的一封信,在信中,作为孩子的“我”表达了自己的决心:_____,并呼吁:_____。 3.《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首诗中_____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让我们感受到_____ _____。 阅读理解(19分) 八、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19分) 中国船 1919年6月的一天,在重庆朝天门码头,一只木船靠岸了。准备去上海的陈毅和其他几个青年,一一走出船舱,登上码头的最高处,欣赏着祖国的大好河山。 不一会儿,陈毅却皱起了眉头,他的目光(掠 惊)过河岸,盯着挂着外国旗子的军舰,气愤地说:“美丽的祖国,却在外国列强的铁(啼 蹄)下惨遭蹂(róu)躏(lìn)!” 不几天,联系船票的人回来告诉大家:去上海,有三家轮船公司的船,一家是日本人办的,给乘客赠送一把洋伞;一家是英国人办的,给乘客赠送一条床单;还有一家是中国人办的,大概是(陪 赔)了本,没有什么送给乘客。 大家在坐船的问题上争论起来。有的主张坐日本人或英国人的船,因为可以得到点洋货。陈毅对大家说:“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欺 期)侮。重庆人民也正在(低 抵)制日货,声援北京爱国青年。在这个时候,我们怎么能为了一点洋货去坐外国船呢?这还有一点民族气节吗?”大家都觉得陈毅说得句句在理,一致决定坐中国船去上海。 1.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用“\”划掉。(5分) 2.在文中给下列词语找到近义词。(4分) 观赏—( ) 争辩—( ) 漂亮—( ) 愤怒—( ) 3.日本人送伞、英国人送床单的目的是:_____。(3分) 4.我会填。(4分) 一( )木船 一( )军舰 一( )洋伞 一( )床单 5.陈毅他们最后决定坐_____去上海。从这儿可以看出他_____的思想品质。(3分) 作文天地(30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