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单元 生态文明 社会和谐 知识点复习提问:P63-65 1、什么是民生? 2、发展的根本目的: 一、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4、 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有哪些? 3、面对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要怎么做? 6、 为什么要重视民生问题?《同步》P63 7、 怎样解决民生问题?《同步》P63 5、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根本体现是什么? 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开展脱贫攻坚,让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幼有所育 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住有所居 弱有所扶 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1)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现。 4)是维护社会稳定、公平正义的需要,也是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老有所养) (2)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积极实施再就业培训,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鼓励自主创业,不断解决就业问题。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劳有所得) (4)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生活和健康。--(病有所医) (5)加大教育投入,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维护教育公平。--(学有所教) (6)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建立廉租房制度,真正使人民住有所居等。 幼有所育 学有所教 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有: 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 住有所居 老有所养 弱有所扶 思考:以上漫画说明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和谐 上述材料反映了社会上存在什么不良现象?构建和谐社会对我们提出什么要求 不和谐 二、社会和谐 人人共享 8、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地位、内容、重要性: 新课导学P64-65 10、如何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9、为什么要加强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性) 11、我们中学生应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12、近年来我国解决民生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二、社会和谐 人人共享 8、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地位、内容、重要性: (1)地位:社会和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3)重要性:社会和谐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2)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这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这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