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885662

14《白杨礼赞》(课件13张+教案+学案+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5-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16948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白杨礼赞,课件,13张,教案,学案,练习
    14《白杨礼赞》学案(一) 一、学习目标 1.联系本文写作的时代特点,了解作者的创作环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及全文的主旨。 2.了解文中抒情和议论的特点及其作用,品味语句蕴涵的情感,赏析关键语句。     二、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课前搜集资料加深认识。 1.茅盾: 2.写作背景: 3.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读音 。 外壳( ) 锤炼( ) 主宰( ) 怠( ) 虬枝( ) 婆娑( ) 楠木( ) 秀颀( ) 刹那( ) 参天( ) 晕圈( ) 倔强( ) 诸如( ) 初融( ) 潜滋暗长( ) 旁逸斜出( ) 无边无垠( ) 坦荡如砥( ) 恹恹( ) 纵横决荡( ) 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妙手偶得: 锤炼: 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 恹恹: 虬枝: 秀颀: 三、理解内容 5.划出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6.结合课文内容尝试着给全文划分结构层次。 参考答案: 1.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2.《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是茅盾根据自己1940年从新疆归来赴延安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写的一篇散文。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正加紧对国民党的诱降。国民党反动政府阴谋制造了“皖南事变”,进犯抗日根据地;日寇也因此肆无忌惮地向我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面对这种严酷的现实,全国人民,特别是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与毛泽东的领导下,毫不妥协,坚持抗战。这篇散文就是作者以昂扬的革命激情,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茅盾的作品大部分是着力暴露旧社会黑暗的,正面歌颂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作品并不多,这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但是,当他一踏上解放区的土地,便深深地被那里的一切所感动。于是,他不顾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把解放区的新鲜空气带给了国统区的广大人民,用笔表示了他对共产党、对根据地军民的衷心赞美,写下了《白杨礼赞》这样热情洋溢的赞歌。 3.ké liàn zǎi dài qiú pó suō nán qí chà cān yùn jué jiànɡ zhū rónɡ qián yì yín dǐ yān héng 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妙手偶得: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 锤炼:文中指反复推敲加以提炼的意思。 无边无垠:没有地域的界限,广阔无边的意思。 坦荡如砥: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 恹恹:形容患病而精神疲乏。 虬枝:像龙一样盘曲的枝条。 秀颀:美而高。 5.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作用:这些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句子,贯穿全文。开头直接抒情:“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定下全文歌颂、赞美的基调。紧接着描绘白杨树生长的黄土高原的壮阔背景,在此基础上直接抒情:“那就是白杨树,……”接下来作者对白杨树的外形作了细致的描绘,又直接抒发感情:“这就是白杨树,……”然后又对白杨树的内在美进行描绘,并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揭示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它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最后作者直接抒情,把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推向高峰:“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6.第一部分(1):点明主旨,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崇敬之情,总起全文。 第二部分(2-4):描写西北高原的雄伟景象,引出白杨树。 第三部分(5-6):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