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课 古代埃及 课标: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⒈古埃及国家 ⑴产生:约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流域出现了若干个奴隶制小国家。 ⑵统一:约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新王国时期是古埃及的兴盛时期。古埃及国家实行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国王称为法老。 ⑶衰亡:新王国之后,古埃及国力逐渐衰落,公元前526年被波斯所灭。 ⒉神奇的金字塔 ⑴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古埃及现存金字塔集中分布在尼罗河下游的吉萨和萨卡拉一带。胡夫金字塔是最大的金字塔。 ⑵地位: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⒊象形文字、天文和历法 ⑴象形文字:古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他们把象形文字写在纸草上,或铭刻在石碑或石柱上。 ⑵天文:古埃及人已知道43个星座的位置,并绘制出星座分布图。 ⑶历法:古埃及人制定了太阳历, 第2课 古巴比伦王国 课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⒈两河流域的早期国家 ⑴起源: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是古代西亚文明的摇篮。 ⑵产生: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两河流城南部出现了苏美尔人建立的为数众多的奴隶制国家。 ⑶统一:阿卡德王国在两河流域建立了最早的统一国家。 ⑷分裂:公元前2006年,两河流域陷入分裂之中。 ⒉古巴比伦王国 ⑴建立:约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在巴比伦城建立起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它是西亚文明的典型代表。 ⑵统一:古巴比伦王国在汉谟拉比时再度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 ⑶繁荣:汉谟拉比时代,两河流域的社会经济、文化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⑷衰落:汉谟拉比死后,古巴比伦王国走向衰落,公元前1595年,被北方入侵的民族所灭。 ⒊《汉谟拉比法典》 ⑴制定:为加强对统一王国的专制统治,汉谟拉比编订了《汉谟拉比法典》。 ⑵概况:法典用楔形文字刻在一个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序言宣扬国王的权力是神授予的,颂扬汉谟拉比的丰功伟绩。结语昭告天下,表明法典奉神的旨意保护民众,立法公正,要传之久远。法典正文对等级制、奴隶制、土地制、租赁制、雇佣制等都作出了具体法律规定,以保护私有制和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⑶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时期两河流域地区的社会面貌。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也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标: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⒈古代印度国家 ⑴起源:印度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孕育了古老的印度文明。 ⑵产生:雅利安人成为印度的主要居民。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至前4世纪,印度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印度进入“列国时代”。 ⑶统一:公元前4世纪中叶,摩揭陀建立了统一的孔雀帝国,在阿育王时代国力鼎盛,佛教盛行,疆域囊括了几乎整个南亚次大陆。 ⒉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⑴概况:古代印度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叫作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宗教祭祀,享有崇高的地位和权力,是特权等级。第二等级刹帝利是世俗统治者,主要掌管国家军事和行政权力,也是特权等级。第三等级吠舍是具有自由身份的平民,是劳动者等级,多数人无政治权利。第四等级首陀罗是为前三个种姓服务的小生产者,从事被认为低贱的职业,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⑵特点:种姓之间界限森严,不可逾越。严禁低级种姓从事高级种姓的职业;不同种姓之间的男女不能通婚。 ⑶影响:严重地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⒊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⑴创立: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他被称为“释迦牟尼”。 ⑵经典:佛教的经典统称为三藏。 ⑶教义:佛教宣扬因果报应,提倡禁欲修行,寻求自我解脱,主张“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