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罗马文明》培优练习 1.汉朝长安在当时世界是个规模很大的城市,下列哪个是与它同时代的城市?( ) A. 英国伦敦 B. 美国华盛顿 C. 古罗马城 D. 日本东京 2.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 B. 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C.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 D.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3.婴儿出生要到教堂受洗、起教名、指定教父。长大后要定期到教堂做礼拜,聆听牧师讲解圣经,向牧师忏悔过错。结婚时到教堂举行婚礼,在上帝面前表示对婚姻的忠诚。死前请牧师做弥撤,死后则安葬在教堂旁边的墓地中。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 基督教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B. 基督教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C. 基督教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D. 基督教对战争的影响 4.不同地区的建筑具有不同的特点。下列图片所示的建筑物中,与帕特农神庙代表的建筑艺术和风格相似的是( ) A.意大利古罗马万神庙B.古埃及金字塔 C.北京故宫 D.泰姬陵 5.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等内容,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 材料二 罗马法庭由原告、被告、法官、律师等组成。诉讼程序主要有传唤、审判、上诉和判决。如果被告对下级法官的判决不服,可以向上一级法官提出上诉。 材料三 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命人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后来,又陆续编订了3部法律。以上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有人说:“罗马可谓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你赞同这种说法吗?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三世纪伦敦、美国华盛顿、日本东京这三个城市还没有形成,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2.【答案】B 【解析】历史叙述指的是对历史事件的陈述,历史评价指人们对历史人物、事件等一切历史现象从价值角度所做的认识。根据这一认识可知,A、C、D项是对历史事件的陈述,属于历史叙述;B项是对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的认识,属于历史评价。故选B。 3.【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中“婴儿出生……长大后……结婚时……死前……死后……”是指一个基督教徒处出生到死后,都要完全按照基督教的安排,体现了基督教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故A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战争”方面的信息,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4.【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帕特农神庙是希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而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因此与帕特农神庙代表的建筑艺术和风格相似的是意大利古罗马万神庙。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是埃及金字塔;选项C是北京故宫;选项D是印度建筑泰姬陵;所以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5.【答案】赞同。《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的法制建设迈出了第一步,罗马法庭体系完备,查士丁尼不断修订、完善法律,这都说明了罗马法律不断得到完善,“罗马可谓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 不赞同。因为古罗马法律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对奴隶而言,没有任何的民主和法治,他们忍受着奴隶主残酷的压迫,生活极其悲惨。 【解析】依据材料一的“《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等内容,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材料三的“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命人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